跳到主要內容

每日新知

_e123_j9ZkHZ_17709762
【蘋果日報】脫髮(圖)有新救星,英國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發現一種原本用來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竟有刺激毛髮重新生長的神奇效用,而且副作用比現有的生髮藥物少。 副作用較現時藥物少…
健康, 健康 2018年05月10日
■積金局建議增設扣稅優惠,鼓勵市民參與MPF自願性供款。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如果有機會,都唔會再供款」。從事會計工作的林小姐,早年參與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曾提取款項作應急之用。她認為,強積金濫收費用問題嚴重,若政府要鼓勵僱員參與自願性供款,為退休保障作準備,…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居屋股神」陳先生在青衣家隔着閘門接受訪問,指因李嘉誠退休,今年打算出席長和股東會。方家遠攝李嘉誠
【蘋果日報】【李嘉誠退休(下)--長和超級散戶】【蘋果日報】長和集團主席「超人」李嘉誠今日股東會後離任轉任資深顧問,由兒子李澤鉅接任主席,超人在上次業績會更透露:「如果你買咗長實股票,…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李澤鉅霍建寧
【蘋果日報】「超人」李嘉誠今日正式退休,由長子李澤鉅接棒長和系上市王國,但小股東似乎未放心,昨在長建(1038)股東會連環追問李澤鉅是否準備好,李澤鉅則指近日已回答這個問題幾十次,…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_e123_WZkTAS_10la1p4
【蘋果日報】一名姓許小股東表示,股東會兩手空空(即無禮品),但至少午餐較去年美味,「個炒飯至少有黑松露(圖)」,記者問咁上年午餐是甚麼?「咪就係得個普通炒飯囉!」 姓張小股東直言不擔心長和系有大改變…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長和有不少公屋粉絲。
【蘋果日報】《蘋果》翻查長和(001)股東名冊,發現香港不少公屋粉絲,其中一名居住於上水公屋住戶,手持長和股份達4.2萬股,現市值約385萬元,若連當年長和重組後實物分派長實(1113),…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新智能身份證年底起換領;圖為入境處長曾國衛示範使用自助換證機。
【蘋果日報】港人今年底起換領新一代智能身份證。保安局指,為便利長者及殘疾人士,65歲以下人士換證時,可一併攜同65歲或以上親友一同換證,讓長者毋須另行在所屬年齡組別時段換證。此外,…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蔡偉麟(圓圖)昨終極上訴得直,獲恢復無罪裁決。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港大男生認識自稱17歲援交少女,接受口交服務。女方後被揭發只得13歲,令男生被控非禮。原審裁判官接受男生真誠相信少女滿16歲,裁定無罪,但律政司上訴獲勝,男生改判有罪。男生提終極上訴,…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終審法院
【蘋果日報】終院昨裁決「很可能真誠並合理地相信女孩為16歲或以下」可以作為非禮未成年女童的辯護理由,對於此理據能否引用到其他性侵案,有律師相信可能可以引伸到「與未成年女童非法性交」(俗稱衰十一)…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被告盧成禮(左)及羅冠麟(右)。
【蘋果日報】除今次上訴得直的港大學生,本案另有4名男子與事主X性交或口交後被控「衰十一」等罪,全部認罪判感化,當中3人無獨有偶也是學生或教學助理。大律師潘展平指該4人可以推翻認罪及提上訴,…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涉案醫生黃卓義昨被醫委會裁定兩項專業失德罪成。何頴賢攝死者王肯構
【蘋果日報】2011年九龍醫院紗布封喉致命事故拖拉近7年,醫委會昨終裁定其中一名主診醫生黃卓義兩項專業失德罪成,重判停牌6個月,不予緩刑。判辭指黃在10日內,…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義工韓佳男見證親政府團體不斷抹黑死難者家屬,深感無奈。
【蘋果日報】【南韓愛字堆】 跟香港的愛字堆一樣,南韓也有一群保皇派,在海難死者家屬傷痛抗爭的時候,為了維護政府利益,在家屬傷口上灑鹽。他們會形容爭取公道的家屬是在賣孩子,標籤協助家屬的組織是「…
國際 2018年05月10日
死者兒子王冰蕓
【蘋果日報】死者王肯構的兒子王冰蕓稱滿意裁決,認為醫委會重判主診醫生黃卓義是公平、公正,算是鬆一口氣。但聽足兩日聆訊的他說,對辯方律師多番以不同藉口推搪,甚至指黃也是公立醫院制度下的「受害人」,…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image placeholder
【蘋果日報】一場「世越號」船難奪去304條人命,相關人物有人已入獄、停職、落台,甚至死亡,但慘劇起因迄今仍是個謎。 「世越號」船長李準石 船隻出事後,船長李準石透過廣播,指示乘客留在船艙,令他們送命…
國際 2018年05月10日
■涉案醫生黃卓義
【蘋果日報】涉事醫生黃卓義應否留意、主動提醒護士犯下的護理造口錯誤,並為護士的過錯負責,成聆訊中一個焦點。醫委會判辭認為,身為醫生有基本責任防止護士犯錯;聆訊小組主席麥列菲菲直指不論醫生有多繁忙,…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image placeholder
【蘋果日報】南韓客輪世越號2014年4月在前往濟州島途中沉沒,造成超過300人罹難,是南韓史上最嚴重船難之一,但沉船原因至今仍然未解。 世越號沉沒的原因,官方調查多時未有定論,外界有多個猜測。…
國際 2018年05月10日
■劫後餘生,生還者金成默雖然在事發時救了一名幼童,但他仍為未能救出更多人而內疚多年。馬泉崇攝■光化門的抗爭象徵家屬未忘追尋真相。■設於光化門的臨時焚香所。■光化門一道拱門掛滿死難者遺像。■不時有民眾送花向死難者致哀。■每條黃絲帶,都是哀痛和悼念。
【蘋果日報】【港首家傳媒直擊奪命沉船 三之二】 【蘋果日報】過去4年多來,死難者家屬一直在首爾光化門廣場進行悼念及抗爭。那裏設置了一個臨時焚香所,展示所有304名遇難者的遺照。記者拜訪當天,…
國際 2018年05月10日
■孖B祖母大讚媳婦孝順,指她克盡母職。黃麗英攝
【蘋果日報】【焦點人物】 【蘋果日報】「我嘅想法係拉我個仔,點知搞到我新抱!」前日因涉嫌疏忽照顧留下半歲孖仔(圖)在家被捕的17歲媽媽,昨獲准保釋,並因雙程證到期已返回內地辦手續,孖仔留醫觀察。…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年輕媽媽昨首度現身,激動否認將孖仔獨留在家。張家豪攝
【蘋果日報】被奶奶報警指獨留一對孖仔在家被捕的17歲年輕媽媽佳佳,昨日已獲保釋候查,她事後返回落馬洲新田東鎮圍家中執拾東西,之後返回內地續辦雙程證手續,其間被記者追問為何獨留一對孖仔在家時,…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孖B爸爸據稱沉迷俗稱「食雞」的射擊遊戲《絕地求生》,以致不理妻兒。
【蘋果日報】沉迷打機不理妻兒的年輕爸爸,據稱最喜歡俗稱「食雞」的《絕地求生》遊戲(簡稱PUBG)。「食雞」去年由南韓推出,屬多人網上「大逃殺」式射擊遊戲,有手機、電腦版本。玩家在荒島混戰,互相追殺,…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中區警署建築群擁有近160年歷史,活化後將於本月底開放。易仰民攝■大館率先開放11座建築,包括警察總部大樓。
【蘋果日報】沿扶手電梯往半山方向走進荷李活道,恍如進入時光隧道,映入眼簾是逾百年歷史的舊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後完好保存殖民時期的紅磚牆;花崗石雕刻及巨型圓柱就如重返19世紀,還可一睹傳說中的芒果樹,…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漁護署人員昨日封鎖現場,用麵包誘捕野豬。胡恩宏攝■野豬在花槽睡覺,引來街坊圍觀。
【蘋果日報】香港仔舊大街休憩公園昨出現野豬「大覺瞓」可愛情景,吸引街坊圍觀及拍照,野豬酣睡兩小時始被吵聲驚醒,漁護署人到場用麵包誘捕野豬,最後用圍網捉走,交獸醫檢驗,證實牠臉部有輕微擦傷,…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CCTV拍得樓上10日內6度擲下冒火煙蒂(箭嘴示)。受訪者提供圖片
【蘋果日報】愛好園藝的董叔叔,13年前不介意做開荒牛,搬進當時交通配套不足的東涌映灣園一個連平台花園單位,不料2年前噩夢開始,樓上竟有缺德鬼擲下玻璃樽甚至冒火煙蒂,為找真凶,董叔叔決定安裝天眼搜證,…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高鐵西九總站香港口岸區出入境控制系統由北京航天信息提供。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除中央管理通訊系統,港府過去約年半內共批出了12份合約予內地企業,總值逾3.8億元;當中高鐵西九龍總站、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蓮塘口岸的出入境管制均採用內地系統。…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工廈單位被出租作民宿,以豪華、近港鐵站作招徠。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旅遊住宿網上平台Airbnb現約有9,000個單位在港出租,惟部份並未持有旅館牌照,出租期若少於連續28日即可能違法。民政總署擬修例打擊此類無牌旅館,業主和租客都需負上刑事責任,…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彩訊於2004年成立、今年3月在深圳上市。
【蘋果日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建議撥出約2.5億元開發中央管理通訊系統,相關服務合約由剛上市的深圳公司彩訊以2.37億元投得,引起網民擔心政府電郵過戶至國產系統,甚至遭中央監控。資科辦回應稱,…
2018年05月10日
■議會陣線朱凱廸
【蘋果日報】立法會審議財政預算案進入最後階段,預料最快今日完成三讀程序,昨日辯論中,除民主派提多項修訂,削減被指浪費公帑、表現欠佳部門預算外,不少民主派甚至有建制派表示不會投贊成票,…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黃之鋒陳國強
【蘋果日報】特區政府今年1月封殺香港眾志和多名本土派人士參加立法會補選後,昨日再有親建制傳媒放風」,指政府諮詢法律意見後,認為明年區議會選舉參選資格應與立法會選舉等同,…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戴耀廷
【蘋果日報】《星島日報》昨頭版報道政府有意在明年區選中加入確認書,DQ支持港獨和主張自決的候選人。有意見認為,區議會選舉的結果將影響立法會功能組別議席,長遠更會影響特首選舉選委會區議會界別的組成,…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柴文瀚
【蘋果日報】區議會作為香港兩級民選議會中只屬地區諮詢組織,並無實質權力,財政權力亦十分有限,所以由港英年代到回歸,參選、出任區議員的限制,一直較立法機關寬鬆。有區議員直言,…
港聞 2018年05月10日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