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滬樓市一月飛霜 6年最差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05日 06:35
2012年02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樓市的交投在春節期間幾近冰封,但假期後市况低迷的情况仍未見好轉,拖累整個1月份的成交達多年新低。當中上海截至1月28日,新盤銷售僅有1691宗,按年勁跌八成,是6年來最差的月份。


1月份由於有新春因素,市場本已預期樓市交易不會太活躍。然而市况慘淡的程度依然超出預期,當中在長三角龍頭的上海,成交之少更叫人意外。21世紀不動產發布的研究資訊顯示,截至1月28日,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合計僅成交1691套,20.2萬平方米,該兩項成交水平皆僅約為2011年同期的20%,預計1月份整月成交或不足2000套,將成為近6年最差樓市開局。


擬推新政 買家為省稅忍手

21世紀不動產分析師羅寅申稱,春節因素是導致買家大減的主因,另外一個影響是上海計劃在短期放寬普通商品房的標準。按新標準,市中心的普通商品房將定義在每套330萬元以下,市郊的普通房將定義在200萬元以下。上海市舊的普通住房標準內容為:單套建築面積140平方米以下,內環線以內總價每套245萬元、內環線和外環線之間每套140萬元、外環線以外每套98萬元,五層以上(含五層)的多高層住房,以及不足五層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舊式里弄等。


羅寅申指出,以上海市中心一套89平方米總價300萬的單位為例。由於普通住房標準的調整,房東需要繳納交易稅費前後相差約3萬至8.3萬元,首次購房者則在4.5萬至6萬元不等。兩者合計最大優惠幅度約在14.5萬元,佔總價的4.8%。「因此買家都寧願等新標準下來後再去買房。」


各大城市價量齊跌

中原地產分析師劉淵則認為,市場對未來政策預期的不明確也是各地1月份成交量低的原因之一。「調控的大環境還在,開發商不急於推盤,購房者也不急於入手,大家都在觀望。」


此外,買家現時普遍買升不買跌,預期樓價再下跌的機會甚大,因此各地都在觀望往後發展。事實上,據高盛高華的統計,除了上海外,全國各大城市的交投,今年1月都較往年明顯下跌。當中如北京、天津等地跌幅都超過八成。樓價亦見顯跌幅,北京、上海、深圳的平均售價都按年降約兩成。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