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兩餸一湯價東區加最多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22日 21:35
2011年12月22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工聯會昨日公布全年「兩餸一湯指數」,4人家庭準備兩餸一湯的全港平均價格由本年1月的78.4元,漲至12月的89元,升幅達13.7%,而且18區中有14區錄得雙位數字的漲價比率,最高的東區漲價21.5%,即15.5元,其次為深水埗,食材比1月貴了14.5元,升幅達20.9%。


深水埗升幅次高 買餸仍最廉

12月數字顯示,港島南區已取代灣仔,成為全港買餸最貴的地區,買齊兩餸一湯需93.5元;向來物價偏低的深水埗雖然通脹強勁,食材價格仍為全港最低,需84元。惟各區價格漸趨一致,最高跟最低價差距由1月的28.1%縮減至12月的11.3%,只相差9.5元,加上通脹帶動交通費上升,市民跨區買餸的策略愈見不管用。


工聯會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麥美娟建議主婦小型團購,特別是糧油雜貨,「一麻包袋的米四個家庭分,每家可省十多元」。


兩餸一湯為梅菜蒸鯇魚、菜心炒牛肉及番茄薯仔瘦肉湯,包括7種日常食材,其中鯇魚漲價最多,由1月的每斤22.3元升至12月的29.2元,升幅達30.9%,瘦肉全年亦升了16.1%,相信與豬肉供應不穩定有關。


但亦有食材價格不升反跌,菜心便比1月便宜了2.7%。


7種食材84元至93.5元

麥美娟指出,食材價錢受供應影響,如年初政府引入吉林冰鮮牛,牛肉的價格曾一度穩定,惟至年中市場消化新供應量後,便又持續漲價。她建議政府增加食材供應量及引入新貨源,並在新市鎮興建食環街市,打破領匯壟斷局面。


區內並無食環街市的天水圍居民劉先生說:「牛肉一斤已幾十元,我有年多兩年沒吃過牛肉了。」


據政府統計處數字,11月的整體消費物價指數比1月高4.5%,其中食品(不包括出外出膳)的升幅為7.4%,比去年同期高11.5%,升幅為各類消費項目中第二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