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市民或許甚少接觸位於打鼓嶺禁區內的竹園村,這條村落原屬於羅芳村一部分,橫跨中港兩地,但在1898年英國向滿清政府租借新界後,羅芳村被一分為二,結果深圳部分仍稱作羅芳村,本港部分則變為竹園村、較寮村。
由於竹園村位處禁區,曾經歷中港兩地不少大事,有村民指出,1967年暴動時,港英政府便曾與中共左派「隔岸對戰」,「夾在中間」的竹園村村民需要搬出村外寄居朋友家。本港過去兩次大型偷渡潮時,村民更經常會遇到偷渡客,「他們亦算友善,亦不會入屋」。村民笑言,以前根本不用「爬鐵絲網」偷渡,「熟路的人知道鐵絲網之間有門可以開,我們就是這樣到河流打水耕種」。
耕種息微 老村民轉走水貨
位於打鼓嶺村另一特色,便是天氣特別冷。有村民指出,當年不少人以耕作為生,自給自足,甚少出外,但由於「手停口停」,「即使冬天落雹都要落田幫手收割,不過近年已經甚少人耕種了,因為內地進口菜太便宜」。
有居住在村內過半世紀的非原居民古伯說,猶記得數十年前在市區難覓工作,與太太一起在村內定居下來,靠耕種養活兩個女兒,又勉強可以有自己的家,直至在1990年代沒耕種後,近年便與太太步行到上水「走水貨」,「兩個女兒要讀大學無辦法,唯有多走幾轉賺點錢」。他們說,近年因為身體有毛病,而且年屆八十,難以再有收入,故難以想像如何籌錢建新屋。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