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華人壽康典:增長跑贏同業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02日 21:20
2011年12月02日 21:20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保險業正遭遇行業轉型帶來的「瓶頸」局面,選擇於此際港滬同步上市的新華人壽(1336),其業務增長前景自然備受投資者關注。新華人壽董事長康典昨日接受專訪時坦言,「行業高速增長的年代已結束」,並逐步回歸理性發展的軌道上,預計未來行業保費收入增速應與經濟增長同步,而新華人壽的增長步伐可望略快於市場。

資料顯示,過去3年新華人壽保費收入的平均年增長率逾40%,高於內地3大保險公司,對於未來能否保持如此高速增長的態勢,康典不諱言,「那不行,肯定發瘋」,並指以往行業保費收入30%以上的平均年增長率難復再,今年行業保費收入增幅約10%。但他不認為,行業或壽險市場並無發展空間。

中保監加強規管 銷售轉型見「拐點」

新華人壽招股書顯示,截至去年底,銀保渠道(即透過銀行銷售)保費收入佔整體保費的67.3%,而來自分紅險產品的銷售更佔整體保費的93.8%,有關發展處於行業前列位置。不過,內地保險行業目前面臨轉型挑戰,尤其是中保監去年底起加強對銀保銷售的規管,以及內地投保人更注重產品保障功能的情况下,恰恰令新華人壽的強項變成市場的疑慮。

康典也坦承,監管新規「精準地打擊」新華人壽的銀保業務,但經過公司作出戰略轉型,由6月開始,銀保銷售的「拐點」已現,未來將加大力度發展年期較長和期繳產品(即分期繳付的保單),並將捉緊內地城鎮化及老年化的機遇,積極開拓養老和健康等產業。公司無意刻意下調銀保銷售收入的比重,雖然銀保利潤率偏低,卻可帶來不俗的現金流,因此,「銀保仍然是非常重要業務。」

新華人壽前董事長關國亮於1998年至2006年發生的違規事件,令公司背負沉重的歷史包袱。如今新華人壽港滬上市,難免再次被外界「翻舊帳」。曾任香港粵海企業董事副總經理的康典,於2009年12月接任新華人壽董事長一職,對於處理「善後」工作,他表示,經歷了全國保險保障基金的介入,以及3年的清理工作,為事件中的可疑交易全數撥備,「對公司的影響已微乎其微」。

明報記者 劉欣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