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現時公營大學每年培育1名大學生成本約22萬元,但本港私大每年只收取約5萬至8萬元學費,私大無法單靠學費收回成本。立法會議員張文光建議推行「大學學券制」,私大每取錄一名合資格讀大學的學生,即獲政府資助相當於該校學費的金額,間接資助私大發展,避免私大「將貨就價」。
專上學界估計,每個私大學位成本需10萬元才可保持質素,現有學費水平只會令私大長期虧損。張文光擔心,長此下去將令自資學位質素大跌,建議政府推出「大學學券」。
東華:一筆過撥款
多間私大校長均認為,政府有必要資助私大發展。東華學院今年首辦自資學位,校長汪國成認為,政府應向新成立的私大提供為期5年的一筆過撥款,扶持新私大成立。
他又稱,該校目前是按課程成本釐定學費,例如成本較高的護理高級文憑每年學費約8萬元,而工商管理學士則只需6.6萬元,比護理課程平17.5%。
公大創校首4年政府包底
公開大學創校首4年,獲政府資助填補赤字,副校長黃錫楠認為政府當年做法,有助大學累積足夠財政儲備應付日後發展。他認為,政府目前不時為私大提供各類一筆過貸款、撥款,長遠不能解決私大財政問題,建議政府參考外國做法,為私大提供部分資助。
明愛:加快新課程審批
明愛專上學院校長關清平則認為,政府應加快私大申請學位的審批速度。他表示,目前向學評局申請開辦新課程,由申請至獲批通常需時一年半,認為審批時間太長,增加院校開新課程的成本,建議政府簡化學術評審制度。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