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以狙擊美國上市中資股成名的渾水研究公司,上周一發表關於分眾傳媒(FMCN)的研究報告,聲稱分眾傳媒可能是下一個奧林巴斯(Olympus),建議強烈賣出。消息一出,分眾傳媒股價大跌66%,以當天收市價計算也跌了40%,市值蒸發了13億多美元。
分眾傳媒在18日才公告了第3季業績,稅前盈利創歷史新高。隔個周末,渾水研究便來贈興。渾水研究對分眾傳媒的質疑,包括分眾傳媒商業樓宇賣廣告的熒幕數量虛報多了50%、分眾傳媒因為過去的收購需要在資產負債表減值11億美元,佔其企業市值30%、自公司上市以來,分眾傳媒內部人士已經拋售了至少價值17億美元的股票等等。分眾傳媒一眾股東紛紛反駁、並以行動護盤,在市場大量吸納公司股票。但一星期過去,分眾傳媒上周五收市價仍較前周跌了30.6%。
好公司不易遭看空報告打倒
投資銀行和研究公司的研究報告,習慣報喜不報憂。對沒有投資價值的公司,通常是不發表研究報告,以免得罪米飯班主。Exile on Wall Street 一書的作者 Mike Mayo一直不看好金融股,便遭到上司和同行的排擠和嘲笑。當年安然(Enron)、雷曼等公司出事前,唱淡它們的報告絕無僅有。像美國上市中資企業今年的境遇,屢遭美國研究公司看空,質疑財務報表造假,是不尋常的現象。
在美國上市中資企業有200多家,大部分(70%)是以反向收購(reverse takeover)買殼上市,這些公司的麻煩也最多。這些公司多數是收購在納斯達克店頭市場掛牌的公司,然後注入資產變相上市。這類公司都是民營企業,規模不大,產品單一,市場狹窄,平時交投量不多,缺乏分析員追蹤研究,財務和業務狀况不透明,核數師亦是小公司。這類公司一旦給有心人狙擊,懷疑業績造假,便很易中箭下馬。今年已經有24家在美上市中國企業遭遇停牌或摘牌命運。理論上好的公司是不會給看空的報告打倒。像今年6月底,渾水研究看空展訊通信,展訊通信迅速回應,一一反駁財務造假的指摘,又交出亮麗業績,渾水研究最終也承認分析結論有誤。香櫞對奇虎360的指摘亦不能得逞。
港交所或成最大受益者
研究公司除了發表看空報告,更事先入市沽空有關股票,準備在報告公告後賺它一筆。這種舉措是有利益衝突,但研究公司不靠報告賣錢,投資資金是自己的,公司不受證監會監管。報告能否讓它們賺錢,就看公眾對報告的認同。但報告一出,公眾的即時條件反射(knee-jerk reaction)是寧可信其有,沽了貨再說。到上市公司管理層澄清事實,他們已經飽食遠揚。
中國企業到美國上市,一來是美國制度較易上市和集資,也因為中國申請上市的條件框框太多。今年對美國上市中資企業的狙擊,彷彿配合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包圍」(圍剿?)政策,在美國上市的機會成本愈來愈多,相信不少公司會另尋市場,受益者說不定就是香港。
註:香港創業板的Focus Media(8112)是分眾傳媒授權在香港經營業務的公司,股權結構和分眾傳媒沒有關係。
陳茂峰博士
CFA,CFPCM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mfchan@nobleape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