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20年全面通車的沙中線環評報告出爐,港鐵委託的顧問預料,馬頭圍道一帶部分民居和學校即使進行緩解措施,施工期間噪音指數仍超標,有居民更要忍足一年。環諮會成員預料最快明年1月審議。
受港珠澳大橋環評司法覆核案影響,港鐵於今年4月主動撤回沙中線環評報告,至上月重新提交環保署,昨日起進行公眾諮詢一個月,較原訂時間遲了8個月。有環諮會成員透露,一般需在公眾諮詢期提出兩個月內提交成員審議,按會期最快明年1月展開程序。
16民居學校緩解措施無幫助
環評報告顯示,沙中線工程大部分採較低噪音的鑽挖隧道方式建造,惟顧問指顯徑站、鑽石山站、土瓜灣站和漆咸道北附近,在施工期間會感受到較大噪音。
詳細噪音評估更指出共有16幢民居和學校,即使進行緩解措施,噪音指數仍超標,包括大圍聚龍居、鑽石山采頤花園、土瓜灣傲雲峰、馬頭圍道聖公會牧愛小學、何文田迦密中學等,其中馬頭圍道兩幢住宅感受到的噪音達84分貝,較近距離高速駛過的柴油火車發出的「轟轟聲」還要嚴重,而土瓜灣富怡閣的居民更要忍受工程噪音達一年之久。
鑽石山停放處移至紅磡
港鐵原先建議在鑽石山設置列車停放處,惟遭區議會大力反對。港鐵評估後認為,把停放處轉移到已停用的紅磡貨運站,不論對環境和歷史建築物的影響都較小,故日前刊憲時決定遷址。
其中「大磡村三寶」之一,已故影星喬宏故居石寓可望保留,其餘兩寶前英國空軍飛機庫和機槍堡仍在車站工地範圍內,顧問指飛機庫因破損嚴重,只能作部分保留,將會聯同飛機庫模型遷進鑽石山綜合發展區,至於機槍堡則會拆卸重置,稍後會遞交詳細保存計劃。
沙中線走線內約有5005棵樹木受影響,當中3401棵要移除。港鐵預料,隨着列車停放處遷址至紅磡,受影響的樹木會減少約1000棵。
逾5000樹木受影響
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早前表示,希望明年上半年內完成法定諮詢和環評程序,爭取在年中完成撥款,並於同年展開工程。其中大圍至紅磡段會於2018年通車,過海段則於2020年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