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烽煙」節目主持人在1990年代掀起「賣觀點」熱潮,如今香港電台要主持「少說話,多協調」、多播聽眾電話,當年主持港台烽煙節目《九十年代》(《千禧年代》前身)的吳明林認為是倒退20年,相信以眾聲喧嘩的聽眾意見取代「賣觀點」的主持,烽煙節目收聽率定會在3個月後大跌。
預言收聽率大跌
對烽煙節目主持吳志森及周融被撤,資深傳媒人吳明林說﹕「我不懷疑其過程,亦相信無受(廣播處長)壓力,但單是節目調動,為何要如此費周章去鋪排?奇怪!」他說,現無足夠資料懷疑調動的動機,但延長節目時間或減少播政府宣傳片,已可多聽聽眾意見,相信「容納多點意見只是偽命題」。他認為,港台內部有兩派,一派推動公營廣播,另一派盼做公務員,今次是公務員派潛藏想法萌芽。
回首烽煙節目轉變,吳明林指1970年代的港台節目《太平山下漫步》主持,只是信息傳播者,負責提供資訊及接受簡單投訴,很少論政。80年代港台開始推出《八十年代》,當時的主持開始做協調人,在節目提供事實及新聞,激起公眾討論。
直至90年代中,商台《風波裡的茶杯》主持鄭經翰以辛辣風格論政大受歡迎,吳明林亦開始主持《九十年代》。「我都不滿足於做『交通差』,這時開始做主持要賣觀點。」對於烽煙節目主持重當協調角色,吳直言「這是倒退,返回80年代。如果每人講幾分鐘,留言機都可以做到!這只是交通差」。
他相信,烽煙節目失去意見領袖,不出3個月收聽率會大跌,因眾聲喧嘩的意見發表,難有深入討論。
鄭經翰:不應用公帑請人罵政府
不過,香港數碼廣播創辦人兼台長鄭經翰認為,港台若要走公共廣播之路,就要保持中立,無理由用公帑請人罵政府或撐政府。「烽煙節目不是不可有意見領袖,這留給商台及雄濤(香港數碼前名)做,(港台)不要與民爭利!」鄭經翰承認自己「又偏又倚」,無法做到中立協調的角色,但這是商業運作無問題。他又稱讚吳志森及周融是優秀主持人,問及會否請二人過檔,他說﹕「我怕請不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