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全球經濟低迷,中央又企硬調控,內外夾攻下,內地工業增長今年持續放緩。工業和信息化部昨日公布,第3季工業增長,比首季下跌0.6個百分點。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更預料,明年工業增速有機會回調1至2個百分點。今年首三季工業增長為14.1%,但按季有放緩迹象,由首季增長14.4%,下調至第3季的13.8%,主要是受到外圍經濟動盪所影響。黃利斌表示,美國房地產市道低迷,失業率高企,拖慢美國經濟增長的動力。至於中國工業產品另一主要出口地區歐洲,又受債務危機困擾,令當地對工業產品的需求減低。
歐美不景 難單靠內需帶動
與此同時,由於中央要控制通脹,推行宏觀調控政策,2008年金融海嘯後,刺激經濟措施逐步退出。黃利斌認為,依靠內需帶動工業增長的效果不明顯,未能抵消歐美等地需求下降的影響。他預料,全年工業增長為14%,但明年的增長速度,有機會放緩1至2個百分點。
其中,行業重災區,將會是依賴出口的紡織業及電子製造業。由於原材料及人工成本大幅上漲,加上人民幣升值影響出口表現,不少企業為維持經營而要苦苦掙扎,預期明年行業風險會持續上升。
電子製造業今年首三季利潤率只有3.05%,按年下跌0.67個百分點,全行業處於微利的狀况。黃利斌指出,若明年環球經濟復蘇沒起色,內地電子製造業因創新力及競爭力不足,難以扭轉目前弱勢。
隨着內地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退出,汽車製造業明年的增幅,亦會大幅放緩。工信部預計,如果明年內地主要城市,仍推行限購令,汽車生產及銷售將會從過去10年,平均25%增長速度,急跌至只有5%至8%,並進入新一輪的調整周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