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交網宣傳 忌一刀切硬銷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24日 18:42
2011年11月24日 18:42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社交網絡用戶增長驚人,令很多品牌都大打如意算盤,希望利用社交網絡來作為廉價的宣傳途徑。但是,有大型調查指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對於品牌在社交網絡上的活動的接受程度有相當大的差異。品牌借用社交網絡來宣傳,切忌全世界一刀切,也要避免一味硬銷。

發達國家較抗拒廣告滋擾

市場研究公司TNS最近發表的「數碼生活調查」共訪問了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7.2萬名消費者。

整體有53%的消費者表示,不想在社交網絡上被品牌煩擾。在不同的國家,這個比例可以低至33%(哥倫比亞),也可以高達74%(沙持阿拉伯)!

TNS研究總監Marc de Lange表示,大致來說,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消費者的抗拒情緒較高,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消費者的抗拒情緒則較低。但香港、台灣和新加坡則比較例外,屬於抗拒情緒較低。

另一個更明顯的趨勢,是中東國家的消費者的抗拒情緒特別高。這包括了沙持阿拉伯、以色列(67%)和阿聯酋(64%)。中東國家的平均數是72%,中東和北非國家的平均數也達到60%。

中東人未信任網上購物

其實,部分消費者對於品牌在社交網絡上的硬銷活動有所抗拒,並不完全令人意外。因為社交網絡就是指那些以用戶為核心,以用戶自己張貼的資訊(User Generated Content)為主要吸引力的網站或網上服務。這也是為什麼用戶會有社交網絡上的空間是屬於自己的、不想被品牌打擾這種想法。

TNS指出,中東地區的消費者對於網上購物仍未完全信任,加上該地區今年有不少民眾抗爭活動都是以社交網絡作為主要溝通工具,也令他們對社交網絡中的商業活動多了抗拒。

Marc de Lange認為,品牌利用社交網絡來宣傳,第一是不能全球一刀切,必須想清楚其目標對象是甚麼人。第二,是要想清楚,甚麼資訊才是這些網民覺得和他們有關的,或者對他們有價值的。

他舉例說,其中一種資訊,是一些可以吸引人投入的有獎遊戲和活動。例如,海皇粥店去年在其Facebook專頁為其新推出的低溫粥舉行命名比賽,就是一個例子。

以遊戲形式讓消費者更投入

另一種資訊,則是一些行內獨有的知識、消息和祕密,可以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者。這需要做到,好像和網民感性地分享知識般。例如,黑白淡奶就曾經在其Facebook專頁講述沖奶茶的知識(粗幼茶葉比例、水溫等)。

至於中東的消費者,TNS的深入分析發現,他們對於品牌在社交網絡上的活動,其實也抱有開放的一面。但關鍵是,那些品牌需要別具啟發性,他們的接受程度才較高。例如,中東消費者在社交網絡上極為熱衷於科技品牌,以及獨特、創新或前所未有的產品,主要是想向親友炫耀,自己追得上最新最先進的科技潮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