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永隆銀行行政總裁朱琦說,創於1933年的永隆銀行,有70多年歷史,原有的優秀東西毫無疑問應予以保留,但同時要積極拓展新業務,比如永隆在港首創的紅酒貸款及率先推出的安老按揭業務。他說,身為CEO要讓股東滿意,銀行盈利和資產安全地增長;也要讓員工滿意,要給員工理想的收入;亦要讓客戶滿意,滿足客戶需要。
朱琦:作為永隆的CEO,我未來的工作計劃就是實現先前所說的幾點,將願景轉化為實務,期望不久將來可把永隆打造成優秀的跨境商業銀行。具體而言,我們會加強人員素質:銀行服務由人來提供,人員是最主要的。
顧客看重質素 銀行不斷培訓員工
其實各家銀行的產品差別不大,選擇不同銀行就是看服務和人員素質,故此我們要不斷培訓。其次是進一步融合招行和永隆的資源優勢,這樣能為雙方的客戶都提供更好的服務。
另外,也要適應香港的經濟轉變。在財富管理中心和人民幣離岸中心這兩方面,我們要著力做好產品和服務,加以推廣。
收購之初,永隆有35家分行,現已擴展至有43家,9月在科學園剛有一家分行開業。過去3年,香港經濟陰晴不定,遇上全球金融風暴,我們卻還逆市增擴分行,發展非常順利,盈利都在增長。我們對未來的前途,特別是香港的發展趨勢持樂觀態度,既沒有裁員的壓力,同時還希望增加員工的收入,從而讓他們分享到銀行的成果。
港業務樂觀 風暴下也沒裁員
身為CEO要讓股東滿意,銀行盈利和資產安全地增長;也要讓員工滿意,香港有多家銀行,為何選擇永隆銀行?那就要從文化、理念各方面著手,以人為本,同時也要給員工理想的收入。銀行沒有盈利,員工收入就會下降,甚至裁員,商業機構就是這樣。當CEO就要把戰略定好,把銀行經營好,銀行盈利增長,員工的利益就能得到改善。第三是要讓客戶滿意,滿足客戶需要,之前提到做人民幣業務,做內外聯動,做有附加值的服務;我們要了解客戶,為客戶提供他們所需的金融服務。以上幾點就是我的方向,能否做到十全十美很難說,但我認為應朝這個方向努力。
銀行社會責任更大
永隆在實踐社會責任方面非常出色,一直對香港社會、不同慈善團體和學校等多作捐贈,這個傳統給社會留下正面印象。銀行既是商業機構,又是公共服務機構,它的社會責任比一般企業更大。我行聯合香港的苗圃行動在甘肅蓋了一家學校,起名「永隆苗圃小學」,於去年落成,由員工自願捐款,差額由「永隆慈善基金」補足。目的是讓全體員工認識到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而且有些員工的眼界可能還未擴展到內地,對國內的經濟、教育、社會等了解不多,我們這次就選擇了偏僻的甘肅。員工反應還不錯,但還有潛力再做好一點。
(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