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貨幣政策「變奏」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20日 05:59
2011年11月20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央行至今未承認將改變已施行一年的穩健貨幣政策,但多方資訊近期顯露,中國貨幣政策在中期內轉向寬鬆或成為「大概率事件」。

轉向信號頻出引關注

最新出台的中國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頗有些資料值得深究。特別是不少近期首度出現的數字,似乎都指向一個主題:中國的貨幣政策正在逐漸「鬆綁」。

資料顯示,在中國獲得貸款變得比過去容易,特別是今年9月份,以「高利率」獲得貸款的比例,從高位的68.6%下降至67.2%,引起人們關注:這是該資料在一年中首度出現下降。

另一與之呼應的證據是,中國10月份新增貸款數字重現增長,10月份中國新增人民幣貸款5868億元,同比多增175億元。對此中金公司發布的報告判斷:信貸增速的大幅反彈,主要得益於定向寬鬆和政策微調。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被央行視為「微調」重要手段的央行票據利率下跌,也進一步傳遞了貨幣市場轉向的信號。但有理由相信,在貨幣政策「變奏」已成為民眾街頭巷尾談資的今天,中國監管者正努力用更為「學術」的手段來調控貨幣供應。

有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認為,央行會避免使用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利率這樣「明顯」的貨幣寬鬆調控方式,以防再次引起民間對貨幣政策的過激反應,影響政策施行效果。去年此時,中國央行正是因為政策變更不及時,在物價出現多輪上漲後仍堅守寬鬆貨幣政策而廣受民眾批評。

「變奏」或學術化

分析人士認為,央行在新出台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對有關參數進行適度調整」,其中最大的可能是對「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相關參數進行。

去年底今年初,中國央行為控制信貸規模過快增長,對銀行採取了「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如今央行可能會選擇調整這一政策,以放鬆對商業銀行放貸的約束。

同時,央行還會繼續通過一年期以內央行票據發行、短期正回購操作品種等對貨幣政策進行微幅調整。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貨幣政策確已到了需要「轉向」的T字路口:首先是通貨膨脹資料轉好,以貨幣政策調控物價首務壓力降低;其次,由於央行控制放貸而引發企業無處貸款停產倒閉、居民存款大量流出銀行、高利貸亂象頻生等連鎖反應,已到必須「根治」的時候。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