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京專家:緬甸破孤立 未必不利華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19日 05:59
2011年11月19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緬甸隱然成為中國跟印度和西方的新角力場,美國《外交政策》早前便在題為「亞洲新的大博弈」的文章中,談到緬甸的角色。中國與緬甸關係近兩年逐漸變得複雜,緬甸與美國的溝通卻在升溫,有內地學者認為,美國此舉與在東南亞增加軍事存在一樣,意在從戰略上遏制中國。但也有學者認為,長期「朝鮮式」的政治孤立,已使緬甸成為中國外交的「負資產」,緬甸國際交流的正常化,對中國也有好處。

處戰略位置 美到訪意在圍堵

外交學院教授、東亞和平與發展戰略論壇特約研究員周永生向本報表示,緬甸雖貧窮,但戰略位置相當重要。希拉里破天荒造訪緬甸,意在圍堵、遏制中國。近年緬甸鎮壓果敢和暫停中方大壩工程,都證明中緬關係有複雜化的趨勢。美國介入緬甸事務,也會加速這過程。

國務院參事、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學者時殷弘則對本報指出,緬甸內外有所鬆弛,未必不符中國利益。他說,如果緬甸繼續完全孤立,就像朝鮮一樣,繼續在外交方面使中國為難。聯合國每次討論彈劾緬甸,中國相當尷尬,「這種狀態對中國不是資產,而是負資產」。他說,緬甸畢竟在文化、安全、經濟對中國依賴程度都很高,中緬關係不可能逆轉,「中國不必過度緊張」。中國人民大學學者金燦榮最近說,中國以及周邊地區未來會成世界政治重心,在參與周邊博弈時,中國在資源和政策等方面有很多優勢,對此,中國應保持自信心。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