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審計署報告日前發表報告,批評因有商戶偷水及水表欠準,致去年少收1.6億水費。水務署長馬利德昨在電台節目承認,打擊偷水有困難,但已在全港供水網劃分小區,以約2000個商戶為單位,今年起試行安裝外掛式超聲波總水表,透過探測小區的總流水量,與個別用戶用水量總和對比,偵查偷水問題。
13人隊伍去年91宗檢控
馬利德續說,署內專責檢控偷水的隊伍只有13人,去年檢控的個案達91宗。他坦言,由於偷水地點多在私人地方,署方人員須經戶主允許,才可進內調查,打擊有困難;署方已與食環署聯絡,通知食環署有關被定罪個案,又會為該署人員提供培訓協助蒐證。另外,署方已在上月底去信全港管業公司,要求妥善處理內喉問題。
「水表誤差符合水平」
對於水表欠準問題,馬利德表示,根據水表技術標準,誤差率不可超過2%,故審計報告中提及的誤差符合水平之內。但他強調,署方完全接納審計署意見,亦已採取措施改善。
馬利德指出,更換家用水表約需200元,商用水表需約4000元、甚至逾萬元,故署方一直採取成本效益原則,先更換成本較低的家用水表。署方正研究以電表代替傳統的機械水表,並尋找更耐用的商用水表,加快更換程序。
另外,水務署也被指因水管滲漏爆裂,以及更換進度緩慢,導致浪費大量食水。馬利德坦言,現時更換水管工作正「追趕落後」,但表示下月底工務小組將申請最後一筆撥款,相信2015年可完成整個工程;未來會頻密探測,包括聲納測試,及早驗出滲漏問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