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IMF指港銀壞帳風險增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17日 05:59
2011年11月17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日出報告,講述香港經濟前景,擔心在內地企業信貸需求強大等因素下,本港銀行信貸高速增長,埋下日後壞帳增加的風險。然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指出,今年上半年本港銀行涉及的內地貸款增速已有所放緩。IMF報告指出,港元及美元貸款利率處於非常低的水平,加上本地銀行流動資金相當充裕,以及內地企業有強大信貸需求之下,本港銀行的信貸增長速度加快,尤以外幣貸款較為明顯。

報告雖然說這種信貸急增的情况不足為奇,但卻特別指出,按國際經驗來看,信貸急增將會提升銀行壞帳風險,尤其是萬一商業環境出現逆轉,由盛轉衰,銀行平均信貸質素將下降。

陳家強:中資企業貸款已放緩

陳家強昨天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馮檢基提問時,亦指出本港銀行的中資企業貸款額,今年上半年增至20,340億元,比去年底增加25%,去年的貸款額比2009年增加60%,可見今年上半年的增幅已放緩。

陳家強又指出,金管局早已留意到這趨勢,加強了相關方面的監察,從而了解銀行有否出現如降低審批標準及風險過度集中的情况,目前未發現有出現重大問題。同時,金管局亦會定期向銀行收集詳細資料作風險分析,並要求銀行提高監管儲備。

匯豐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亦對本報表示,本港銀行上半年的內地貸款增長「確實快了一點」,但下半年已經放緩,他也認為金管局的監察嚴謹,加上本港銀行財政穩健,信貸質素優良,看不到會有貸款質素惡化的可能,對壞帳「不用太擔心」。

預測明年港GDP增長4%

IMF的報告亦認為本港監管當局在監控壞帳方面有前瞻性及主動的措施,對策適當,有助減輕有關風險。IMF預測明年香港GDP增長會放慢至4%,但若歐債危機爆破,香港將面對經濟衰退。

此外,報告也認為本港樓價高企,按揭成數下降,令置業人士付出的首期高達其3年半可支配收入,首期佔收入比例水平是1998年以來最高。當然港府推出「置安心」計劃和復建居屋等政策都是恰當措施,住宅市場過去幾個月交投量減少而價格亦稍見回落,但因此假設樓市泡沫已消失,仍屬言之過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