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廣東省出口形勢陷入2008年金融海嘯後最差環境,10月份出口總額按年增幅僅得7.8%,是自2009年11月以來首次錄得個位數增長;港商重地之一的東莞市,市外經貿局局長黃冠球更透露今年首10個月450間已關閉的外資企業當中,港台企業佔了八成,但工總副主席劉展灝直言內地按序結業需時,官方數據根本滯後,當前實情其實更糟。更有瀕臨倒閉的東莞港商反映明年訂單一張未有,「不知過不過得到今年」。
香港中小型企業國際投資交流協進會會長趙志雄對本報記者表示,經營環境持續惡劣下,已發現有會員出走,更多會員在考慮關掉廠房。
為保工廠 惟有遣散工人
另有於東莞市塘廈鎮開塑膠廠,不願具名的港商透露,今年中開始訂單已難接,特別是歐洲單一張都沒有。
沒生意之下,他只有遣散工人以保住工廠:「沒法子,出不了糧,接到生意只有外判。」他不肯透露共遣走多少工人,只說「走了九成九」。但情况並未因此有改善,「只接了兩、三張聖誕單,明年的一張都沒有。」這名港商說,知道明年廣東省又要加最低工資:「即是叫我不用翻生,不用等明年。」而他堅持不肯公開姓名,不是怕丟臉,而是怕供貨商知道其情况,會一窩蜂來追數:「到時不倒閉也不成。」
訂單減成本增 比海嘯更嚴峻
事實上廣東省現時的外貿形勢相當嚴峻,代省長朱小丹前日便透露,上月全省出口總值730.7億美元,按年僅增長7.8%,增幅是2009年底走出金融海嘯陰霾以後的新低;朱小丹更稱,當前廣東出口貿易面臨的挑戰甚至不亞於金融海嘯時期。
東莞首10月 450外資倒閉
同時,東莞市外經貿局局長黃冠球亦透露,今年首10個月全市共約450間外資企業關閉,其中港台企業佔八成,當中以從事服裝、玩具的中小企為主,他也坦承目前東莞外企所面臨的危機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要嚴峻,自今年5月起,不單訂單較去年同期下降20%有多,經營成本同時上升了11.5%,料明年上半年將是企業最困難時候。
雖然與2008年全年的865間、2009年657間及去年585間相比,目前東莞官方錄得已結業外企數字仍有不及,惟香港工業總會劉展灝認為實際情况更糟。
他解釋,於內地要依法結業,需要涉及多個部門和不少手續,包括結算工資、貨款、清點庫存等等,隨時花上一年半載,「就算你年中想結業,到年底都可能未關到門。」因此,他直言官方數字滯後,再加上那些非「官方程序」倒閉的企業,「實數絕不止於此。」
明報記者 陳子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