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不重科研知識產權礙高增值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15日 06:00
2011年11月15日 06: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傳統工業已步入夕陽時代,做一粒普通螺絲賣數元,但做一粒飛機螺絲可售廿美元(156港元),港資工業正朝此方向謀求高增值出路。不過,學者指港企不尊重知識產權,又不重視前期科研,成為工業科技的兩大障礙。

工業總會﹕勞工密集勢遭淘汰

面對內地工資及成本上漲,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說,低技術及勞工密集工業難再競爭,不轉型會被淘汰,「沒有夕陽產品,只有夕陽的生產模式」。

劉展灝認為,工業轉型需提升技術含量,即改善生產過程,包括加強產品設計及研發、採用現代化設施或物料,如製衣不可單靠工人密密車衣,要加入防皺、免洗等附加值或建立品牌形象,才能達高增值的效果,賣較高價錢。

除了北移工業要現代化,尚留本港的工業都要轉型。生產力促進局指飛機維修所需的零件,要有高技術及嚴格品質控制,適合本港發展。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飛機工程系講師盧鎮江指出,本港有製造簡單的飛機零部件,如輪胎及螺絲,但風險系數高的部件用所需螺絲,要維持高品質,現由美國等地輸入,每粒需數元至20美元。若香港要生產這類飛機零件,相信不會有問題。

高增值工業勢成港資工業出路,但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講座教授許樹源指出,港企不尊重知識產權,曾有廠商被懷疑偷用大學研究技術。他們又不重視前期科研,只願投資在即賺的項目,結果窒礙工業科技發展。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