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唐促增偏遠公屋面積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14日 05:59
2011年11月14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外界不時批評公屋平均3年上樓的目標太長,唐英年及梁振英昨日就此拋出不同建議。唐英年認為,下屆政府可考慮增加非市區公屋的面積及降低密度,以鼓勵市民遷往偏遠公屋;梁振英則建議酌量增加公屋密度,並增加30歲以上單身人士的公屋配額。

至於居屋,唐英年認為,政府應汲取「八萬五」的教訓,因應市場走勢調節每年推出的居屋量,不應訂立建屋硬指標。

唐批設計千篇一律

唐英年關注不少市民放棄獲分配的非市區公屋單位,選擇重新輪候,他認為政府應擴大非市區公屋單位面積,降低建築密度,增加非市區公屋的吸引力。他又批評現時公屋設計太千篇一律,缺乏彈性,提倡政府委託本地建築師,為公屋引入新設計,減低標籤效應。他又建議擴大市區重建局的職能,讓市建局可以收地方式,重建業權分散的工廠大廈,釋放更多市區土地作住宅用途。

梁建議酌量增加密度

梁振英則指出,政府不能以高樓價政策維持低稅制,亦不應因市民未能買樓而拉低樓價,「市民買不到樓,政府應以資助房屋的方式協助他們」。在公屋政策方面,梁振英倡議酌量增加公屋密度、加快公屋落成時間表,並同時增加30歲以上單身人士的公屋配額。梁振英又認為,政府應就本地房屋做科學化及客觀的調查,了解本港劏房及板間房的情况,並同時為私樓老化的問題未雨綢繆。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