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次按誤降計錯數 美評級機構受質疑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12日 06:01
2011年11月12日 06:01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今次誤降事件再次暴露美國評級機構對市場有龐大影響力,但專業操守卻令人生疑。今年8月,標普決定下調美國AAA信貸評級,但被美國財政部發現「計錯數」,誤將華府未來10年開支多算了2萬億美元,但標普仍堅持降級。另外,在金融海嘯前,美國三大評級機構(標普、惠譽和穆迪)為有問題次按抵押證券,給予高評級,加劇次按泡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也直指,評級機構是金融海嘯的始作俑者。剛申請破產的明富環球,標普仍把它評為BBB-級,屬投資級別,也再次令外界質疑評級機構的可信性。

歐豬降級引爆歐債危機

標普「誤降」法國評級,令評級機構和歐盟的關係進一步惡化。歐盟一直認為,美國評級機構胡亂降級,加速引爆歐債危機。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巴尼耶(Michel Barnier)擬立法規管評級機構,包括容許歐盟在特殊情况下,禁止評級機構下調歐洲國家信貸評級。巴尼耶的方案,主要是針對2009年歐債危機浮現後,評級機構連番下調希臘、葡萄牙及愛爾蘭的信貸評級,導致上述三國債息飈升,無法在市場融資,要向歐盟及IMF求救。

評級機構穆迪去信歐盟委員會,促請不要落實建議,指有關條例會「摧毁信貸評級行業」。穆迪警告,禁止下調歐洲國家信貸評級,不會安撫市場信心,反會激發投資者拋售歐債。但巴尼耶反擊稱,有關信件是「典型的游說活動」,還嘲諷「對評級機構反對改革不感意外」。

歐盟擬立法禁降評級

改革草案將在本月交由歐盟委員會討論,需獲歐洲議會及所有歐盟成員國通過,才可成為法例,預料最快明年才有機會實施。在此關鍵時刻爆出標普「誤降」法國評級一事,勢令支持立法規管評級機構的聲音擴大。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