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青年吸毒更趨隱蔽 四成在家中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12日 06:00
2011年11月12日 06: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年輕人吸毒日益隱蔽,已令初次吸毒者現時平均要在吸毒後34個月(近三年)才被當局發現,較2008年的23個月延長了五成。禁毒處指會多管齊下應付,去年撥款逾620萬元推行兩計劃,藉巡夜店、用手機或社交網絡等途徑,以求及早識別及拯救隱蔽吸毒青少年。

的士高曾是青少年濫毒黑點,在警方加強掃毒及掃場下,情况已收斂。另今年上半年呈報的21歲以下吸毒者僅669人,亦較去年同期大減34%。然而遊樂場協會油尖旺外展社工隊李小姐指出,現時出現另一問題,便是更多青少年為免被捕,改為躲在自己或朋友家中(或小型樓上酒吧)隱蔽吸毒,這令當局更難及早向吸毒青少年施援,協會已就此加派社工尋找隱蔽吸毒者,但她期望政府能增撥資源協助。

的士高吸毒少去年一半

禁毒處數據顯示隱蔽吸毒惡化,今年首半年多達40.4%的21歲以下吸毒者報稱「只會在自己或朋友家吸毒」,比率遠高於08年的25.5%。另今年首半年只有188名年輕人報稱曾在的士高或卡拉OK吸毒,較去年同期銳減近半。

禁毒處指青少年在家中吸毒個案增加,故會加強支援家長,以助他們及早發現子女吸毒問題。政府除設立社工熱線幫助家長,亦運用禁毒基金支援各種計劃,其中明愛獲撥款逾420萬,今年9月展開「生活建築家」計劃,主要向夜店及網上隱蔽吸毒者提供外展輔導,提升他們戒毒動機。

社工王小姐稱,過去兩年在網誌、討論區留言或電話聯絡,接觸了約200名隱蔽吸毒者,當中約一半答允與社工見面接受援助,結果發現部分年輕人已因毒品而出現抑鬱、幻聽、學業受影響等問題。另外,香港無線科技商會亦獲撥款200萬,以研究用手機對話平台接觸高危青少年,說服他們戒毒及灌輸正能量。

禁毒處亦會擴大校園驗毒計劃,雖然此計劃非強制性,至今仍無學生驗出吸毒,但禁毒處堅持計劃有成果。

明報記者 陳志偉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