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海外專家:不傾向拔喉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11日 21:59
2011年11月11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13歲男童張睿霆(霆仔)在屯門醫院接受矯正頸椎手術後死亡事件,院方昨日向家屬提交6頁的海外專家獨立調查報告。報告中專家稱,若他處理有關的年輕病人,不傾向作拔喉決定,但又認為醫療團隊留意在沒有異常情况及經商討後,決定提早拔喉做法亦屬正常。男童家屬狠批報告前後矛盾,且沒交代責任誰屬,完全不能接受。

同時指提早拔喉無錯

男童母親鄭妙華昨日在記者會上,期望死因庭盡快展開研訊,還兒子公道。醫管局昨表示已去信要求盡早就事件召開死因聆訊,會全力配合。司法機構回應稱,死因裁判官要詳細看過所有調查報告,才決定是否召開死因聆訊。

屯門醫院行政總監盧志遠昨與霆仔家屬舉行一個半小時的會晤,交代澳洲專家賴利(Richard H. Riely)的調查報告。

協助霆仔父母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表示,在報告中專家指如處理這宗手術,不會決定當晚即時為霆仔拔喉,會選擇將霆仔送往深切治療部,視乎情况到第2日才決定是否拔喉;但他又稱,當時醫療團隊為男童插喉前已有檢查,過程中有監察,最後決定拔喉時亦有評估,且得到各醫生同意,而有關搶救步驟符合教科書要求,認為拔喉的決定沒有錯誤。

家屬批報告矛盾

鄭妙華批評報告內容「有相當的矛盾」,完全沒有邏輯,難以令人接受;且報告完全沒有交代拔喉原因、搶救程序、各醫生的搶救位置、搶救時間長達1小時的原因、事後責任誰屬等關鍵問題,並批評院方態度冷漠,不滿報告部分內容被傳媒率先披露。

男童父母昨日公布報告中其中兩頁,據知報告其他部分,有回應醫療團隊搶救病人近1小時失敗的環節,專家認為醫療團隊的搶救符合英國水平。

賴利醫生在報告中建議,全面檢討醫院如何處理突發氣道阻塞的病人,包括醫療團隊的培訓、應變機制及研究增添相關醫療儀器,屯門醫院將成立工作小組加強有關培訓。

家屬欲旁聽 屯院取消記招

屯門醫院原定在家屬會見記者後,向傳媒解釋報告內容,但由於家屬堅持留在現場旁聽,院方決定臨時取消記者會。男童父親張志強批評院方龜縮逃避問題,「如果院方沒錯,為何害怕面對家屬?」醫院方面回應稱,為免男童家屬情緒激動,故臨時取消記者招待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