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出口寒冬 港廠提早放年假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11日 21:59
2011年11月11日 21: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歐債危機重創內地出口,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布的10月份出口總額按年增幅進一步放緩至15.9%,既遜於市場預計的16.1%,亦是2009年12月以來最差。出口至歐盟的增速僅7.5%,連續兩個月只有個位數增長,處歐債風眼的意大利,中國對其出口額更大幅倒退17.6%。內地港商較集中如玩具、服裝鞋履、鐘表等行業的出口額按月部分跌最多近兩成(詳見表),生意不景加上製造業淡季已至,部分內地港廠準備讓工人提早放春節假以減少開支,待明年節後再謀定而後動。

內地10月出口增幅僅15.9%,不單止低於9月17.1%,亦是2009年底以來最慢的增長(不計春節假期月份),出口貨值為1579億美元。若按月計算,10月出口額更跌7.2%,連續3個月下跌之餘,跌幅更遠大於8月1.1%及9月2.1%。

對意國出口急劇倒退17%

按區域看,對處於債務危機的歐盟,中國對其出口額續跌至7.5%,其中瀕臨債務爆破的意大利,出口額更從9月份的倒退5.1%進一步惡化至倒退17.6%,反而對美國的出口增長有所加速。

歐洲出口下滑,港商較集中的行業亦堪虞,按產品每月出口總額計算,服裝鞋履出口額按月倒退近兩成,手表及玩具出口額由升變跌。廠商認為,11、12兩個月的出口幾已肯定只會更差。

港商:看不到歐洲會好轉

「看不到歐洲未來會好轉。」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兼美羅針織廠(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宣武對本報記者表示。他指出,歐洲問題惡化,市場甚不明朗,同時廣東省明年1月1日擬上調最低工資,港商面對成本上升打擊,「看不見前景,珠三角有部分廠商準備休市,讓工人提早回家過年,明年3、4月才考慮復業。」

香港工業總會副會長劉展灝亦認為,今年民工返鄉潮會提早,因為廠商提前停產可以節省開支,亦能利用這段時間評估內地工資上調情况和歐洲市場形勢。「沒人想執笠,最好做得住。」

林、劉兩人亦指出,歐洲愈來愈惡化的債務危機固然影響訂單,就算有單,歐元兌人民幣不斷下滑,也只會「接一單蝕一單」。

林宣武估算,近期歐元的貶值,已令廠商訂單利潤減少近一成。

歐元貶值 有單接也蝕錢

從事玩具業20多年的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則相信,內地玩具出口額按月大倒退是季節因素多於市場因素,因為聖誕前產品就要上架,9月是出貨高峰,10月倒退屬正常,按年來看額度還是有增長;但他亦認同意大利等國的債務危機對廠家影響大,只望能盡快解決。

而同日海關總署公布的進口總額按年增28.7%,比市場預期23%高,在進口及出口「一增一減」下,上月中國貿易順差收窄至170億美元。

明報記者 陳子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