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公布的10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增幅有所回落,但按月仍上升0.1%,當中關鍵是「非食品」價格按月有0.2%增幅。內地分析師多認為,內地經濟開始放緩,加上豬肉價步入下跌周期,明年中國通脹會進一步回落,甚至會跌至3%。
內地今年大半年CPI不斷攀升,經濟學者普遍認為是受食品價格造成的結構通脹所致,即在總體需求不過多之下,個別產品因供應不足而導致價格上揚,並演變成全面通脹。
過去3個月食品價格有下降勢頭,令CPI得以高位回落,但另一方面明年春節較往常提早,季節因素下,非食品類價格於這兩個月的上漲壓力不可輕視。
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謝百三說,由於明年1月通脹基數較低,加上春節在1月底,明年1月通脹再上升的機會很大。
擔憂由通脹轉至經濟下滑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則認為,非食品類價格不會成為通脹回落的阻礙,他預計明年CPI可控制在3%以下,中國目前的擔憂已由通脹轉至經濟下滑。他指出,非食品類價格漲幅較兩個月前實有回落,未來房價大幅下跌的可能更會再推低通脹增速,而鋼材、鐵礦石等生產資料價格暴挫,更可能引致恐慌性的風潮。
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亦指出,中國通脹回落速度較預期快,豬肉價在兩個月前見頂之後,回落周期一般歷時大半年,估計至明年第二季通脹會回落至3%。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