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報發現有人利用繁殖寵物毋須領牌的法例漏洞,以住家繁殖為名,在市區舊樓寓所內繁殖名種狗,並涉嫌違法在網上無牌賣狗。有醫生和動物組織指出,上述做法除為鄰居帶來傳染病危機,小狗出生後即遭困在體積僅約一立方呎、小如鳥籠的鐵籠內,有欠人道。
漁護署考慮提高罰款49倍
漁護署回應指出,會主動調查上址涉嫌無牌賣狗一事。對於近年繁殖場問題惡化,漁護署透露正考慮修例提高無牌販賣動物罰款49倍,至10萬元,並研究向寵物繁殖業務發出守則以保障動物福利。
在本港售賣動物均要領牌,動物繁殖則無王管。消息指出近年愈來愈多人以「住家繁殖」迴避領牌,並非法網上賣狗。警方、漁護署和愛護動物協會過去年半在馬鞍山、流浮山和觀塘破獲3個繁殖場並救出272頭狗,由於衛生惡劣,如鐵籠佈滿排泄物,最終有20頭狗因染病(如皮膚病),身體虛弱致死或需人道毁滅。
網上略低於市價出售
3家繁殖場負責人或職員雖被控殘酷對待動物罪名,但多獲輕判,除一人判監7天,餘人只被罰1200至5000元和社會服務令。大型繁殖場未被重罰,網上無牌賣狗的小型住家繁殖場則更難受打擊,記者近日在網站發現近10人以住家繁殖為名在網上賣各類名種幼犬,售價800至四五千元不等,略低於寵物店巿價。
記者日前以顧客身分「放蛇」,表示欲購買網上標價約4000元的貴婦狗幼犬,自稱負責人的C小姐帶記者到其土瓜灣落山道舊樓寓所參觀,開門後見約500方呎單位內住了逾30頭大狗小狗。室內雖尚算乾淨,但狗味濃厚,狗兒分住約20個鐵籠,其中至少逾7隻是貴婦狗、史納莎或金毛尋回犬的幼犬。C小姐承認部分小狗在屋內繁殖,她自行打催生針和接生。
賣家:善待動物 非純為錢
記者見屋內初生幼犬非常活潑,但居住環境比籠民還要擠迫,一個小鐵籠也要「一開二」供兩頭幼犬住,有貴婦幼犬實際居住面積僅得約一立方呎,僅夠站起和轉身。C小姐堅持她賣動物非純為錢,並稱已盡量善待動物,包括提供糧水和定期洗澡,又會讓母犬在生產後休養半年,但近日有一頭幼犬出生時夭折,她亦感無奈。
傳染病專家勞永樂醫生指出,不應容許經營者在高密度舊樓民居做寵物繁殖場,若大量狗聚居而衛生欠妥,可帶來蜱(吸血),或斑點熱和大腸桿菌等傳染病,威脅鄰居健康。愛護動物協會批評,要初生犬長期困在一立方呎小鐵籠乃不人道。
漁護署指出,會主動跟進上址是否無牌非法售賣動物,但承認按法例,現時單純作寵物繁殖毋須領牌,若繁殖場同時出售動物,則要領取動物售賣商牌照。由2006年至10年,當局已就無牌出售動物作出36宗檢控,當中4宗涉無牌動物繁殖場。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