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屹立柴灣道「長命斜」近半世紀的早期公務員屋苑藹寧園,早前被發展商南豐收購重建豪宅項目,屋苑居民近日已陸續遷出。但人去樹仍在,居民臨別前,擔心陪伴屋苑數十年的數十棵大樹因重建被砍。地政總署稱,該屋苑地契的《樹木保護條款》列明,發展商移除樹木前須提交樹木評估報告,經審批後才能動工。
藹寧園1960年入伙 公僕屋苑
藹寧園位於柴灣道31至37號,地盤面積約5.72萬平方呎,未有用盡地積比,佈局疏落,只有5座樓宇,每座5層高,提供共100個單位,樓宇的紅色外牆及濃密樹蔭成為筲箕灣地標屋苑。該屋苑1960年入伙,是早期公務員合作建屋項目,政府批出地皮但只收取三分之一地價,再低息貸款予公務員合作社,自行聘請建築師建樓,是公務員房屋福利之一。
南豐集團今年5月完成收購,9月獲屋宇署批准原址重建4幢25至26層高的物業,市場預計總投資額高達70億元。
「區內綠洲」 盼嚴守樹木條款
東區區議員杜本文說,近日該屋苑居民反映,指遷出後捨不得屋苑內數十棵樹及高度綠化環境,擔心因重建而受影響。他稱藹寧園是該區城市綠洲,如因重建令大樹消失很可惜,希望政府嚴格執行地契的樹木保護條款。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上周四到藹寧園觀察後表示,屋苑內逾兩成土地是綠化地帶,有逾20棵成熟大樹,包括鳳凰木、桉樹、朴樹及台灣相思,全部逾10米高,形成濃密樹蔭,但樹木結構及健康並非處於最理想水平,如有大樹枝條曾被不當修剪,亦有鳳凰木生長空間不足等。他希望政府把關,要求發展商提交完整的樹木調查報告,以免有健康或可移植的大樹無故被砍。
發展局表示,自1970年代起,政府已於土地契約中加入《樹木保護條款》和《園境條款》。對於一些較舊的土地契約,政府會在合適時候,例如在重新發展而需修改條款時,按實際情况加入樹木保育條款。本報近日查詢重建方案內的樹木管理計劃,但截稿前未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