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默克爾﹕危機恐鬧10年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07日 08:59
2011年11月07日 08: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的G20峰會在拯救歐洲上缺乏進展,IMF總裁拉加德本周將先後出訪俄羅斯、中國和日本,尋找這三大財主相助。德國總理默克爾周末開腔說,歐元區債務危機不可能「簡單解決」,危機可能持續十年。有「金磚國之父」之稱的奧尼爾(Jim O'Neil)則唱得更淡,直指歐豬弱國將不會接受由德國主導的財政整合,愈來愈有可能選擇離開歐元區。

拉加德今次來俄中日「叩門」,一大重點就是討論歐洲拯救問題。俄國一直抗拒直接援歐,寧願透過較穩陣的IMF機制作出注資,但克宮顧問透露,與拉加德磋商的額外注資,上限最多100億美元,遠低於IMF據報跟中國磋商的1000億美元。

默克爾在每周的全國廣播中稱,歐債問題於近十年累積而成,「危機不可能簡單解決,最少要花上十年時間才可以改善情况」。雖然歐債危機未有解決迹象,但她仍向國民派「定心丸」,堅稱若歐洲人能緊密合作,「每一方都做好自己的本分和功課(減赤和削債)」,最終仍可以解決問題。

金磚之父:歐豬國或退出

不過「金磚之父」高盛資產管理主席奧尼爾接受《星期日電訊報》專訪時,卻對目前歐元區的前景遠為悲觀,直言歐元區有可能分崩離析。他表示﹕「德國(為應對危機)想要一個更緊密的財政聯盟,成立一個財政部,對歐元成員國有更嚴格的中央監控,歐豬弱國勢難接受。」他認為這會令弱國愈來愈有可能選擇退出歐元區,多於繼續堅持留下來。

他又質疑部分歐洲國家根本不應加入歐元區,認為歐元區最終或難避免分裂的結果。他說﹕「若時光倒流,很明顯在經濟上,只有德國、法國及比荷盧經濟聯盟適合加入一個貨幣聯盟。對這些國家來說,加入歐元區是一件好事,因為它們的經濟關係緊密,並已設有類似匯率機制的東西。但對於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愛爾蘭及芬蘭加入歐元區,其實值得商榷。」

隨着德國希望加強對成員國的財政監察,將燃起部分歐元弱國退出的意圖。在地理上,由於愛爾蘭及芬蘭分別接近英國及瑞典這兩個非歐元國,它們可能會傾向離開歐元區。但奧尼爾認為,部分歐元國離開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這可以令歐元變得更穩健。

奧尼爾亦有評論歐盟達成的新援助協議,稱部分措施方向正確,但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問題是如何落實救援方案,以及每個成員國都願意參與方案」,希臘上周的公投鬧劇,正好顯示問題不易解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