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曾蔭權去年被問到何時可復建居屋之時,曾多番反問議員「土地從何來」,而政府早前已推出6招開拓土地資源增建住屋。發展局長林鄭月娥表示,包括特首曾蔭權在內,不少人都曾向她查詢本港土地是否足夠未來發展。她昨日大派「定心丸」,指本港有11萬公頃土地,已發展的只佔23%,住宅用地更只是當中約7%,相等於405個維園。她說,本港只需開發多1%的土地,已足夠供逾100萬人居住,港人毋須擔心。
曾蔭權曾問是否夠地發展
本港現時已發展的土地,佔全港面積23%,當中包括約7%的住宅地,而綠化帶、郊野公園範圍等則合共佔66%,佔本港面積三分之一(見圖)。林太昨日出席建築師學會會議時表示,本港土地「當然足夠」,即使計算所有公屋、私樓、丁屋等,只佔用了現有土地約7%,若再開墾多1%,已可提供充裕土地供更多市民居住。
不過,林太早前亦承認,土地開拓愈來愈難,填海需面對環境、生態、保育問題,開發已發展土地,又要解決業權分散、補償和地區反對,故政府需要多思考,如建立土地儲備庫的概念,以制訂長遠的土地供應規劃。
開墾土地遇環保業權問題
另外,出席同一場合的特首曾蔭權指出,本港一直致力和深圳、廣州和珠海等建立珠三角都會區,以配合中央政府有意在2020年前,把區域提升至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他說,與鄰近地區合作,發展交通連接特別重要,現時每日已有逾50萬市民經6個跨境口岸出入境,他早前提出的十大基建,有4項是與跨境相關的建設,至於如何進一步改善,是各方需要面對的挑戰,社會各界需要共同努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