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月初成品油價格下調後,內地多處出現「油荒」。內地傳媒報道,國家發改委日前約談中石油(0857)和中石化(0386),要求兩大油企保障供應。中石油和中石化昨日股價跟隨大市分別跌3.8%及2.8%。
新華社報道,發改委近日約談中石油和中石化,要求兩大油企「加大敏感及庫存薄弱地區的資源投放,保障農業生產等重點用油需求。」有學者認為,政府既然讓兩大油企壟斷石油進出口和開採,兩公司必須保證國內供應。
10月9日,發改委下調汽、柴油價格每噸300元人民幣以來,內地華中、華東等地區多家民營加油站斷油,柴油供應尤其緊張。調查顯示,在全國300個民營加油站中,有20%停售。
全國民營加油站 20%停售
報道引述河南一家民營石油企業經理指出,調價前,公司主要從中石化批發成品油,現在只能從山東、內蒙等地方煉廠進油,中石化已經無油可批。除了加油站,正值秋冬種關鍵期的農業用油亦現供應危機,湖北有34個縣農機用油出現供需缺口。
事實上,自上月出現油荒以來,兩大油企和民營油站各執一詞。中石化表示地方煉油企業減產是重要原因,油站就指摘油企控制銷售。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約談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地方煉油廠因虧損停產也情有可原,因為他們沒有獲得與兩巨頭同等的壟斷地位,但中石油和中石化作為國有石油公司,就必須充分預見到柴油供應緊張,確保市場供應,而毋須去爭辯原因。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