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學會倡私醫兼職公院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02日 21:59
2011年11月02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昨日與醫學會代表會晤,討論免試聘請海外醫生彌補醫管局空缺。醫學會強烈反對聘請海外醫生,反建議由醫學會協助醫管局,物色本地私家醫生到公院兼職。但本報記者查證得悉,最近向醫管局應徵兼職的私家醫生只得28人,反映私家醫生對兼職一事並非如醫學會估計般踴躍。

現僅28私醫申請

立法會議員梁家騮在記者會上表示,會議唯一成果是醫管局認同可以與醫學會、私人執業專科醫生協會等團體建立伙伴關係,若醫管局有空缺,醫學界可代找私家醫生兼職以填補空缺。

梁家騮將醫管局人手短缺歸咎資源分配不均及制度有問題,「如輕易讓醫管局引入外勞,醫管局便不會改善現有人手流失問題。」他認為,不應在專業資格試以外另開免試行醫門路,否則是雙重標準,他又質疑海外醫生質素沒保障,若再發生像屯門醫院一名13歲童被臨時註冊的海外醫生施頸椎手術後死亡個案,有限度執業的海外醫生可能一走了之,事主便難以追究。

醫管局表示今年底會將10名通過面試的海外醫生名單交予醫委會審批。醫務委員會委員蔡堅及謝鴻興表示會按個別個案審批,視乎申請人水平是否達標、評估聯網是否有真正需要,不會盲目反對。

但蔡堅坦言,由政府委任的委員有14名,由業界選出的委員有14名,但主席手握兩票其中一票是「話事權」,「無論我們怎樣審批、有多嚴謹,(10名海外醫生)都一定會通過審批。」他強調如果因此發生醫療事故,最終要有人負責。

醫委會委任委員李國棟醫生本身也是私家執業家庭醫生,他說,現時很難說批准或不批准有關申請,必須詳細審視每個申請個案。按以往經驗,醫委會多數夠票通過政府支持的議題。

霍泰輝﹕私家執業須考牌

中大醫學院院長霍泰輝對本報表示,醫管局想聘請的海外醫生並非剛畢業的新手,他和港大醫學院院長李心平均是審批小組委員,考慮的人選必須水平足夠,具備3至5年專科經驗,並已考獲專科中期試,如此,醫管局才放心讓他們負責臨牀工作。

霍說,這批海外醫生可以一面在醫管局工作,一面在本地或海外尋找途徑完成專科試。若他們想離開醫管局改為在本港私家執業,「免試金牌」便失效,他們須投考醫委會的執照試,及格後才可在港私家執業。

關於執業試及格率很低,霍泰輝說執業試共有5張考卷,內容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產科、耳鼻喉科、精神科以及臨牀試,本地醫科生在讀醫科5年內,分5年完成5張考卷和臨牀試,但海外醫生只能用1年時間完成5張考卷和臨牀試,他承認一次過要考生將以前學醫的東西全部「搬番出來」,難度很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