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漂白米粉日售120噸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02日 05:59
2011年11月02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湖南長沙市被爆當地米粉行業亂象叢生,市面上銷售的米粉竟有60%來自無牌地下加工廠。這些黑工場不但生產環境骯髒,且隨意加入非食品添加劑,以達到保質和增白的效果。專家指出,中國仍然未有針對米粉生產的國家標準,令市場上劣質米粉肆虐。

大型廠家僅40%安全證書

《法制周報》引述長沙市米粉供銷協會秘書長彭遙義稱,當地日產量在5000公斤以上的米粉生產廠家有20家,但只有8家是具有政府頒發質量安全證書的正規生產廠家。業內人士透露,長沙早餐市場每天消耗約200噸米粉,其中120噸來自黑工場加工。這些工場不但生產環境惡劣,而且為了達到保質、增白效果隨意添加非食品添加劑。

報道指一家位於金星大道的黑工場,是在木工廠的後面開的臨時廠房。生產線上有一股刺鼻的異味,地面污水橫流,廠房內一位職工正在清理生產線上的殘渣,另外一人正往浸泡箱裏放米。在擺放成品的房間中,地板同樣污水橫流,刺鼻氣味甚至更為濃烈。幾名女員工正在水池內撈洗着米粉,池水混濁,表層泛起灰色泡沫。廠房內的兩名撈洗員工均沒有戴口罩,披頭散髮。

成品無標準 靠外觀評定

據悉,該廠去年下半年曾被媒體曝光,現在老闆相當警惕,只會讓客戶在外面接貨。該黑工場一天的產量可達20噸,主要供貨給市內的牛肉粉店和各大農貿市場。

長沙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安處處長張練稱,因質量安全證書的要求相當嚴格,「其中一條要求企業要建立自己的化驗室,自主檢驗米粉。」因此很多小工場都不能達到要求。

湖南農大食品科技學院副教授張喻認為,目前國家尚未制訂米粉標準,因此評判一種米粉質量的好壞,大多數取決於外觀、氣味、和蒸煮過後的口感,單憑感官評定模糊性很大,難以進行量化處理並得到客觀的結果。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50%以上的居民把米粉作為早餐主食,目前長沙每日消耗的米粉量約為200噸左右,很多當地人把米粉作為早餐。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