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盼重建﹕急於擺脫惡劣環境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01日 05:59
2011年11月01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需求主導」計劃讓不少當初未獲納入重建的舊樓小業主帶來希望。市建局早年啟動深水埗海壇街重建,遺下街口9層高老廈未有納入重建賠償範圍。七旬老業主難忍多年舊樓失修,今次成功集合鄰居同意,捲土重來,希望獲市建局批出賠償,換樓改善環境。

失修無電梯 牆身貼膠紙擋雨

居於海壇街高層單位的陳伯,1990年以40萬元購入300多呎的連裝修單位,惟舊樓無電梯,令相依為命的兩老出入非常不便,「每日行上行落很辛苦」。單位兩三年前始大修,惟天花板旋即又爆開一道道裂紋,「打風落雨便會滲水」。他此刻只希望申請獲接納,取得賠償後購買或租住同區條件較佳的小單位。

馬頭圍塌樓對面街 未能申請

居於低層的租戶陳先生居住環境更惡劣,牆身貼滿膠紙,用以稍為抵擋雨水,希望計劃能協助他脫離困境。

同街的海生大廈同樣趕及申請,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張先生稱,59戶中九成屬長者,只能行樓梯上落,「有街坊反映為免辛苦,一日會『儲夠』一次過才落街」。大廈集得約40戶業權,他希望最終能獲「垂青」。

申請計劃要先獲三分之二業權同意,馬頭圍道塌樓位置對面一街之隔的春田街雙號,由於不獲市建局收購,春田街業主關注組成員林太指出,發動收集業權後,只能集得一半業權同意,未能申請。她指出,街內大廈與塌樓現場屬同類建築,石屎剝落,鋼筋外露,恐已成危樓,她要求市建局重新考慮收購或降低門檻,讓居民可盡快改善居住環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