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男女失衡加劇 助長「光棍社會」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31日 05:59
2011年10月31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全球人口突破70億,男女失衡的情况亦日益嚴峻。人口專家指出,中國及印度等地的重男輕女觀念,導致女嬰人工流產偏高,以致未來50年成年女性減少的問題,跟全球氣候變暖一樣影響深遠,大量男性無法娶妻成家,將形成「光棍國」,影響社會穩定。

按自然出生的性別比例,男嬰出生比例較女嬰略高,男女比例是104至106男嬰對100女嬰。在中國,這數字幾乎是120名男嬰對100女嬰,部分地區的男女比例甚至高達130對100。在印度和越南,這比例亦高達112個男嬰對100個女嬰。男嬰出生率較高的趨勢,更蔓延至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等南高家索地區,男女嬰比例超過115對100。

中國百女嬰對120男嬰

印度裔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在1990年發表研究警告,全球「逾1億婦女消失了」。人口學家指出,因人為方式而「消失」的女性數字現時高達1.6億,除了重男輕女觀念與生育率下降因素後,最關鍵的是廉價性別鑑定技術增加女嬰的墮胎率。英國醫學雜誌《刺血針》的研究估計,印度每年多達50萬女嬰被中止懷孕。

男多女少 增暴力罪案風險

法國人口專家吉爾莫托(Christophe Guilmoto)指出,即使中印的嬰兒出生性別比例在10年內恢復正常,兩國男子未來數十年仍會出現娶妻困難,預料男性可能要年紀較大才結婚,而且男性不婚問題將更嚴重。有專家甚至預期,男女比例失衡將令一妻多夫與性旅遊業更為盛行,甚至導致更多性侵或暴力罪案。

美國政治學家赫德森(Valerie Hudson)與波爾(Andrea den Boer)曾撰書揚言,亞洲國家男性過多,對西方構成安全威脅,理由是相關政府為了控制本土秩序,會「透過殖民與戰爭輸出暴力」。專研男女失衡問題的《科學》雜誌作家維斯膝達爾(Mara Hvistendahl)指戰爭之說沒有根據,但她認同,性別失衡的社會通常處於不穩,「歷史上,男性顯著多於女性的社會並不是生活的好地方。」

有法不依 墮女胎風氣難禁

聯合國則警告,婦女比例少將刺激人口販運及過埠新娘情况。但專家認為,性別失衡問題難以解決,雖然中印兩國都禁止基於性別選擇的墮胎,但執法存在困難。印度人口基金會官員表示,以前村民要到城裡照超聲波,現在為迎合想生男嬰的人,超聲波師會下鄉問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