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柴油荒誰之過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31日 05:59
2011年10月31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發改委10月8日宣布下調柴油價格後,為消費者帶來不是喜悅卻是「油荒」。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廣西、貴州、四川、內蒙古、河北大半個中國都出現了柴油供應緊張。 面對指摘,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巨頭都說自己增加了柴油供應,但市場需求依然無法滿足。石油巨頭指摘地方煉廠開工不足,地方煉廠指摘石油巨頭控制銷售。

三大油企 掌控全國九成煉油

全國煉油加工能力過剩,加之出口禁令,如果所有煉廠都滿負荷生產,不應存在供應缺口;如果柴油不被囤積,也不會出現供應緊張。

目前,全國85%到90%的煉油能力掌握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3家中央企業手中。其中,中石化至少掌握了全國40%的煉油能力和零售市場份額。10月份以來,中石油、中石化煉廠都滿負荷生產。

中石油說,10月份所屬煉廠檢修全部結束,煉油裝置全部滿負荷生產,日均加工原油41萬噸、生產成品油26.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7%和9%。 中石化說,自己也滿負荷安排煉油生產,每天的原油加工量達到歷史高點。10月份,中石化加油站日均零售量已達28.4萬噸,同比增長8.1%,創歷史新高。 另據兩家石油巨頭發布的業績報告柴油產銷兩旺,均同比增長。

今年7月,年產1200萬噸的中海油惠州煉廠和年產2000多萬噸的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發生火災後停產檢修。目前中石油大連石化已復產,中海油惠州煉廠也將復工。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之外,全國10%到15%的煉油能力來自地方煉油廠。其中,以山東的地方煉油企業實力最強。但山東煉廠負荷率不足50%。

煉廠開工意願與價格管制直接相關。自8日到28日,英國北海布蘭特、美國西德克薩斯原油(WTI)原油期貨價格每桶上漲了4到10美元。

國內成品油價面臨上調壓力,囤積衝動隨之高漲。面對通脹壓力,官方對汽油、柴油售價實行嚴格管制。如高於政府最高限價出售成品油,將受懲罰。

政府降價 油企愈煉愈虧

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抱怨說,中央企業積極煉油,但愈煉愈虧,煉得多虧得多。今年前9個月,中石油煉油業務虧損415.39億元,中石化虧損231億元。

不斷上漲的內地油價雖已超過美國,但煉廠經常面臨虧損壓力。每公升油8塊多的價款中,石油公司只能得到5到6塊。其餘部分,需上繳消費稅、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

不願承受損失的地方煉廠停產後,柴油供應壓力轉向中央企業。急需柴油的卡車司機、農民、漁民最終在三巨頭加油站排起了長隊。只不過,他們也未必能如願買到柴油。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