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生銀行(0011)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圖),一向精於投資,及多次準確預測宏觀及商品價格走勢,就歐盟達成處理歐債危機協議,恒指上周累積回升1994點或11%,他指市場於過去一周,從擔心歐盟峰會方案難產的極度「恐慌」中,至歐盟公布可接受方案後,即引發「亢奮」追貨,但他認為歐債問題仍難以解決,經濟前景仍弱,投資者不宜過於樂觀,並應高位減持。
歐經濟「打了針」 不代表康復
陸庭龍直言,歐盟今次方案只是「治標不治本」,為歐銀所持希臘債撇帳一半、進行銀行資本重組,明年6月前將主要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提高至9%,及將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規模增至1萬億歐元等,雖可緩和市場對希臘債券違約等憂慮,但「歐豬」其他成員國未來削赤進度仍令人關注,現在歐元區就好像是一個重病的病人,打了一支「救命針」後落牀,不代表已經「康復」。
陸庭龍稱,若歐洲經濟收縮,歐豬國家要削債減赤的挑戰將加大,病情或會「惡化」。歐元兌美元匯價上周曾衝上1.42,他建議應先沽出歐元,進取者更可沽空歐元;外幣方面,他仍看好美元,認為美國明年總統大選前,經濟將平穩發展,但料明年環球經濟,難以支持目前商品貨幣的高水平。
進取者可沽空歐元
股票投資方面,陸庭龍指投資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環球經濟的基本面近兩周內並無明顯變化,即使內地宏觀政策擬「微調」,或會緩和中小企業壓力,但在港股大幅反彈後,應趁高位減持。
美國上周公布第3季GDP增長2.5%,陸庭龍指雖略優於預期,但料未來增速仍會處於1.4%至3%區間上落,加上歐經濟或放緩,會影響美國經濟明年初的表現。市場關注美國會否推出QE3,他認為機會不大,因過往兩次QE對實體經濟幫助不明顯,兼且美國社會正反思貨幣政策會否過度向華爾街財團傾斜,料社會輿論壓力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