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歐洲救市基金總裁昨天訪華,商討中國參與打救歐洲債務危機事宜,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指,中國或向基金投資多達7800億港元,但中國官員表明,中方需要了解歐盟擴大救市基金規模的細節後才作決定。央行顧問則暗示,中國援歐有三大前提條件,包括要求歐盟停止批評中國匯率政策。有消息指中國可能要求歐盟還款時以人民幣計價,確保投資不受歐元貶值影響。
人民幣計價防投資虧蝕
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總裁雷格林(Klaus Regling)昨天在北京與人民銀行及財政部官員會面。他稱此行屬諮詢性質,不會就中國援歐問題取得明確結論,但他亦表明,希望EFSF債券能夠成為中國外匯盈餘的安全投資渠道。他表示,亞洲投資者現時購買約四成EFSF債券,但拒透露中國所佔份額。
與雷格林會面的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稱,中方現時已有投資於EFSF,至於會否作新的投資,需先經過認真專業的討論,「我們當然必須等到它的結構非常清晰時(才決定)」。他還表示,歐洲還需提供新的主權債務擔保計劃細節。此外,由於歐盟要到11月底或12月初才會有擴大EFSF的完整方案,下周在法國舉行的G20峰會不會討論相關議題。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昨亦表示,中國將等待歐洲擴大(EFSF)規模的具體細節公布後,再決定是否對其進行投資。對於中資銀行是否將參與救助事宜,他表示尚沒有這方面的具體計劃。外交部副部長傅瑩則表示,歐洲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有能力救自己,中國拯救歐洲的說法並不成立。
央行顧問要求停轟華匯率
《金融時報》引述消息指,中國可能透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向EFSF注資500至1000億美元(3400億至7800億港元)。該報同時訪問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李稻葵及前成員余永定,他們暗示中國援歐有三大條件,分別是視乎其他國家提供救助的金額以決定中方投入的規模、確保中國政府的投資安全及要求歐洲領導人停止批評中國匯率政策。
歐美經常抨擊中國操控人民幣匯價。《金融時報》分析稱,中國援歐的其中一個可能交換條件是要求歐洲在還款時,最少部分金額以人民幣計價,以保證即使未來歐元大跌,中國也不會錄得重大虧蝕。
EFSF總裁﹕沒有特別協議
雷格林否認歐盟領袖會被迫作出任何妥協以換取中國援助,他說,EFSF本身已具備商業投資吸引力,「當他們(中國)購買我們的債券時,他們像其他人那樣購買,我們之間沒有特別協議,而是在正常條件下進行。」不過,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Robert Zoellick)認為,中國要在一定誘因下,才會擴大對EFSF的投資。著名投資者羅杰斯(Jim Rogers)則表示﹕「從中國的立場看,這是一個便宜的援助。中國能因此買得好聲譽,估計他們會出錢救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