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房會小組倡新居屋補價計息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28日 05:59
2011年10月28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房屋委員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昨開會討論新居屋計劃,其中補地價是否轉為貸款是討論售點,大部分委員都認為政府把新居屋轉售的補價視為「貸款」,對舊居屋業主不公平,建議要計算利息,但利率應釐定於較保守的水平。

張炳良﹕令公帑使用得宜

資助房屋小組主席張炳良表示,明白市民覺得新舊居屋的補價安排有差距,認為新居屋補價須合理,令公帑使用得宜。他認為,若政府以「貸款」形式資助業主購買新居屋,當業主轉售時,有必要計算利息,但仍需作更深入的研究,包括詳細計算新舊居屋補地價下的確實差距。

小組委員、置業國際集團主席蔡涯綿會後透露,有相當多委員認同政府需為「貸款」計算利息,但具體計算方法,以及利息如何釐定仍有待進一步討論。他認為,有關利率不宜定得太高,「利息不能像銀行,因為房委會不是透過收息牟利,只是維持該筆貸款在未來有相等於目前的購買力」。他說,利率與通脹掛鈎是其中一個可考慮的方式,但仍要審慎研究,若高通脹維持一段長時間,積累的利息有可能達高水平,業主未必能夠負擔。

另一委員、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成智建議,政府向舊居屋業主提供20%至30%的補地價折扣,以刺激二手居屋買賣,從而加強居屋流轉。

此外,針對目前公屋輪候冊有13%,即11200名一般申請人等候3年仍未獲首次編配,張炳良表示,當中三分之二申請人將於未來3至4個月內獲編配。他稱,期望房屋署未來能每個月分析公屋輪候冊數據,以加強透明度。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