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港珠澳大橋因環評司法覆核案令工程延遲一年動工,運輸及房屋局指香港段造價因而增加65億元,局長鄭汝樺稱只是非常保守的估計,因尚未計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工程費用,不諱言隨時「有多無少」。政府亦首次披露,在司法覆核案中共花了近900萬元。
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昨回應議員書面提問時首次披露,司法覆核中政府一方所涉的訴訟費用至少750萬元,實際金額須視乎進一步評估,以及經由法庭評定訟費。而截至2011年9月底,共向申請司法覆核的朱婆婆批出149萬元法援。他又指沒有發現有律師違反專業守則,警方亦無收到任何人舉報包攬訴訟。
覆核案中政府花近900萬
政府下月會就工程費用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485億元撥款,而昨日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多名議員關注工程造價會否繼續上升。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表示,大橋工程受環評官司影響,其間物價上升,亦需要壓縮工程,成本增加65億元是非常保守的估計。不過她說尚未包括大橋香港接線和仍在設計階段的屯門赤鱲角連接路工程,不反對工聯會葉偉明所指,造價隨時「有多無少」。
公民黨余若薇關注官司對大橋工程時間表的實際影響,鄭汝樺說主要是口岸填海和上蓋工程受阻,原定計劃去年8月招標,但因官司所面對的不明朗因素,延至今年2月始招標,但標書已列明即使一旦受官司影響未能開展工程,政府亦毋須賠償。
她補充,香港接線時間上較充裕,相信毋須壓縮工程仍可趕及2016年底通車,其間亦無與粵澳協調減慢工程進度,以期各自盡力確保如期通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