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醫生人手短缺問題惹起激辯,目前香港註冊西醫人數對人口比例,約為1.68對1000,較區內其他已發展地區如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低;但醫學會會長蔡堅反駁,若連同中醫計算,香港數字應為2.67,「好過新西蘭(2.4),接近澳洲(3.0)」,強調醫生人手並無不足,目前真正問題是醫管局管理不善,令人手流失嚴重。記者反問其他地方數字不包括中醫,蔡堅就說「英國、美國都無中醫,香港中西醫都是註冊醫生,應該計算在內」。
世衛去年發表的報告不包括香港的數字,而區內其他國家,香港醫生人手僅優於內地、越南及菲律賓等發展中國家,但遠低於歐美(見上圖)。「聯席香港醫療水平關注組」昨日亦有引述有關數字,但指香港若同時計算中醫人手,數據與英美澳等地看齊。
質疑海外醫生免試損水平
除了強調香港醫生人手未現短缺,關注組亦質疑醫管局讓海外醫生免試,以有限度註冊方式在港執業解決公院人手荒問題。關注組主席郭寶賢稱﹕「不經考試就引入,就好似醫療界的QE(量化寬鬆),要量不要質!」擔心會令香港醫療水平下降;代表公共醫生的蘇潔瑩擔心讓免試醫生加入公院會帶來融合問題,「不但幫不了手,反而加重醫生負擔、打擊士氣,加速他們離開。」
對海外醫生回流的執業試每年及格率只有一成被批評門檻過高,考官之一、港大骨科副教授葉永玉醫生說,海外醫生的執照試和本地醫科畢業試的水平一樣,亦符國際水平,「保證不會過高、不會太低」。
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昨在電台節目稱,要紓緩公院人手流失,吸納更多海外醫生回流,可透過增加每年執業資格試次數,但同意香港不需降低考試水平增及格率,反之,若能增加資源給醫委會增聘監考官,每年多辦一次考試,縱使及格率維持只有10%,每年也會增多10至20個醫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