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心光盲人學校支援的243名視障學童中,三成在心光上學,近七成則在主流中、小學及特殊學校就讀,一直面對融合問題。早前心光邀請5間主流中學學生交流,有心光畢業生9月升讀主流中學後,日前與視力健全的新同學重返母校,自言主流中學的學科支援充足,但礙於安全及環境未能參與體育堂,無法發揮其運動天分,十分可惜。
隨同學重返母校、自幼因罹患眼癌致失明的林小芬,今年9月轉讀浸信會呂明才中學中二級。她自言因心光課程只提供至中三,遂決定提早離校,望在新學制前適應主流學校生活。
曾為心光100米短跑亞軍
雖然雙目失明,但小芬的學術及運動成績甚佳,不但曾為心光校內100米短跑亞軍,活動當日練習雙槓時,動作更輕鬆自如,對距離感的掌握較健視同學更為精準,令一眾同學嘆為觀止。
不過,她在主流學校讀書,表示要較長時間適應環境及技巧,怕阻礙同學上課,老師也擔心其安全,故轉校至今從未參與體育堂,部分電腦課也因眼疾所限需缺席。幸在學術學科上,在讀屏軟件及老師、同學的支援下,也能順利應付。
林小芬的中學老師周鳳美表示,為助小芬適應,學校在暑假時選出兩名同學,協助她學習及適應環境,又購置可攜式讀屏電腦予她使用。但周承認,由於體育堂以雙班制授課,操場環境狹窄,擔心影響其安全。學校正研究下學年設單班制、商討她可參與的運動項目,並已有教師願意在陸運會時,帶領她跑畢短跑,望助其融入校園生活。
有教師願陸運會帶跑
心光學校校長林國偉表示,他們支援的視障生共243人,當中174人就讀主流中、小學及特殊學校。他指出,視障生確需要導師較悉心照顧其安全,但不代表他們無法應付工藝及體育堂的技巧要求。故現時校內會派出20名支援導師,每一至兩周到78間共融學校探訪及輔導,協助雙方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