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成交不足 阻港股升勢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26日 05:59
2011年10月26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傳統智慧有云:「十個牛皮九個淡市」,據過去10年恒指數據來看,雖不致於九個淡,但亦有七個淡,因此,若歐盟拯救方案出爐後,港股成交依然不振,便要提高警覺。

恒指昨日高開96點後,主要在18800至19000點間上落,收報18968點,升196點或1.05%,大市成交600億元,較20天平均低逾一成半,連續8日(交易日計)低於平均。

成交低迷期 下跌機率達70%

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2比1,連續3日高於中性(1比1);升逾3%佔上升股份近三成,買盤動力持續佔上風;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4個行業,上升行業佔八成,整體形勢不俗。

近期港股成交偏淡,令升勢持續性變得迷濛,若回顧過去10年港股成交額與恒指表現,可以發現確有牛皮利淡迹象。首先將港股成交額連續低於20天平均值5日或以上,定義為成交低迷,過去合共出現過81次成交低迷時段,在低迷時期,恒指錄得跌幅(以低迷開始首日至最後1日變幅計算)比例達七成,撇最高及最低數值(減低受極端數據影響),平均跌幅為1.25%。

此外,若將焦點放在2001至2003年(數據由2001年10月底開始)及2007至2008年跌浪,低迷日子下跌機會更接近九成,最傷的一次為2008年10月15日至27日期間,大市成交連續9日低於平均,恒指累跌31.14%,名副其實「Freefall」下跌,即使撇除該數據,在該兩跌浪低迷日子,平均跌幅為2.39%。

港股自10月14日至今成交持續低於平均,期內恒指累升2.52%,暫能打破牛皮利淡局面。若不計這次連跌,最近一次低迷時期為9月2日至12日,連續7日成交低於平均,期內累跌5.85%。至於最長低迷日子為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1月3日,連續23日低於平均。

留意峰會後成交會否回升

不過,經歷過低迷時期後,大市多好日子,上升機會近六成。低迷後3日、5日及10日,恒指錄得升幅比例為64%、57%及58%,平均變幅為1.64%、1.14%及1.58%,其中最大升幅逾三成,這正是2008年10月27日之後。

值得留意,有部分成交數據可能受到大額配售影響,同時有部分時間成交僅有1、2日特別大,而終止了低迷時期連續性。

目前市場靜候歐盟周三公布的解決歐債問題方案,港股成交不振不難理解,亦毋須過早因成交而看淡短期走勢。反而要注意歐盟拯救方案出爐後,成交能否配合走勢,若大市持續向上,交投繼續淡靜,則要小心,同樣地,若能量價齊升,升勢可看高一線。

明報記者 劉思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