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樓市調控不僅限購、限貸、限漲,原來也限跌。發展商劈價劈出禍,中國海外(0688)上海樓盤劈價三成,龍湖(0960)項目加推低開逾兩成,遭遇業主踢場,在售樓處打砸泄憤。上海房管局昨日出手干預,暫停中海外降價盤的銷售,且立下新規,減幅兩成以上的樓盤必須重新備案。有學者指出,市場要降價,政府托價是托不住的,不降價沒人買,降價又不准賣,開發商銷售將陷入惡性循環。
上周六中海外旗下的上海御景熙岸大減價,引發400多名前期業主圍堵售樓處,更驚動上海浦東區建設交通委員會房屋管理處副處長陳建軍親自到現場處理。《上海證券報》引述陳氏當日發言指出,中海外此番降價幅度超過兩成,「明顯違規」,要暫停網上備案登記。
滬官:降價 「明顯違規」
至於有業主反映中海仍然在賣房,陳建軍表示「房子最終能不能交易過戶還需經過房管部門,他們私自賣不作數的。第二,中海外要做好前期業主的化解工作;第三,中海外的違規行為要記入信用檔案。」至於原業主要求退房或補足差價,中海外上海負責人表示將把情况向公司總部上報,本周三給答覆。
本報昨日致電中海外首席財務官聶潤榮,他不願置評;而總部公關則稱正在與上海方面溝通,尚未了解詳細情况。不過《東方早報》引述上海公司負責人,稱確實有房管部門領導對樓盤作出了停售要求。
有上海地產代理直言,按照規定,發展商向房管局報備的均價,的確有開售價不能超過備報價20%的字眼,但一直以來只限加價而沒有限減價。今次當局以此規定限制中海外減價賣盤,甚至暫停其銷售,「出乎大家所料。」他認為,近期因減價導致業主與發展商的摩擦頗多,近月在長三角已有多宗,故此他認為當局此舉是從維穩角度出發,「要和諧社會嘛。」
發展商難清貨 資金鏈更緊
不過,對於發展商而言,卻變得進退兩難,不減價賣不動,減價卻遭政府禁止,對資金鏈本已繃緊的發展商可謂雪上加霜。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主任易憲容即指出:政府干預降價的做法不明智。房價要往下降,政府托市是托不住的。他直言「現在開發商死定了,不降價沒人買,降價又受限制,必然陷入惡性循環。」
有美資投行分析師稱,中海外回應此次降價屬於清貨。不過,記者翻查上海房產交易服務網,御景熙岸尚有923套可售房源。該項目去年11月首次開盤,分三批拿到預售證,其中第三批一共推出490套,已成交370套,每平方米成交均價是20,807元,比網上登記的價格27,400元下調24%,而第一批和第二批分別推出720套和339套,截至目前,均僅賣出兩至三成。
明報記者 顧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