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歐盟首輪峰會周日在布魯塞爾召開,各成員國財長在峰會前先就救銀行措施達成初步共識,官員透露,區內銀行將集資多達1100億歐元(1.19萬億港元),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估計少一半。英國傳媒稱,英國銀行持有較少「歐豬5國」債券,料可免疫。周日峰會只屬對付歐債危機的上半場,重要決定將留待周三的第二輪峰會拍板。
歐盟財長在周日峰會前夕先舉行會議,歐洲銀行管理局(EBA)亦有派員參加。經過長達10小時的會議後,各成員國初步敲定若歐洲銀行業持有的「歐豬5國」債券按市值計價,以及將銀行業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提升至9%,區內銀行將集資1000億至1100億歐元。
重要決定周三峰會拍板
路透社引述外交消息稱,由於意大利、西班牙及葡萄牙的銀行持有大量「歐豬5國」債券,倘若要把債券按市值計價,它們的銀行業將要承受龐大的集資壓力,因此在會上大力反對有關提議,但另外24個歐盟成員國強烈要求推出歐洲銀行集資的方案,最終令有關建議獲得通過,並將建議呈交至歐盟峰會。
多國財長均認為會議有成果,瑞典財長博里(Anders Borg)稱「會議為協議奠下基礎」。英國財相歐思邦(George Osborne)亦表示,會議取得「真正進展」,而英國的主要銀行持有較少「歐豬債」,相信可以免繳。
歐盟成員國對於如何擴大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以及希臘債券的撇債比例仍然存有分歧,估計在本港時間今日凌晨結束的第一輪峰會難有全面成果。法國總統薩爾科齊稱,在周三第二輪峰會前,歐盟必須找到一個「結構性、進取和最終的解決方案」,預料第二輪峰會才會為擴大EFSF及撇債比例問題定下解決方案。
撇債比例 法德未達共識
法德兩國就撇債比例仍未達成共識,德國傾向撇債比例達50%,法國則希望比例為30%的水平。不過,IMF、歐盟及歐洲央行向歐盟峰會提交的希債可持續研究報告曝光,報告指若希臘的債務水平要在2020年下降至GDP的110%至120%,撇債比例將要由現時的21%,增加至50%至60%。報告將有利德國大幅增加撇債比例的立場。
以法國為首的陣營支持槓桿化EFSF以擴大基金規模,做法是為EFSF取得銀行牌照,可以從歐洲央行借錢,增加救市的彈藥。德國及荷蘭陣營反對有關建議,擔心透過歐洲央行槓桿化EFSF,即變相大規模「印鈔」拯救財困國家,增加出現通脹的風險,故傾向以擔保模式,當出現國債違約時,由EFSF承擔債權人首兩成的損失,從而擴大基金規模。歐盟委員會對於為EFSF取得銀行牌照亦有保留,認為有關建議可能違反歐盟憲法。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