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電被指「入錯貨」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24日 05:59
2011年10月24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電燈和中華電力早前分別斥資近300萬及400萬元,引入英國Smith EV電動貨車和小巴,包括負載10噸的中型貨車在路面試行。本報獲悉,中電電動貨車疑因溫差及地形問題,無力上斜兼摩打冒煙,被質疑「入錯貨」。代理Smith EV的環宇汽車承認問題,稱新車需時適應,已更換摩打和冷氣設備,日後從英國來港車輛會在出廠時改進。

議員籲審慎引入電動巴

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資助巴士公司引進電動巴士,事件令人關注電動重型車是否可靠。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成員陳淑莊認為,理解電動車對環境有利,但認為供應商或代理應確保電動車可安全行走本港不同路段,以免因為溫差或地形影響電動貨車的運作。她指出,政府計劃在本港大力推行使用電動巴士,更應審慎處理,以免汽車載人時出現大問題。運輸署發言人回應稱,無接獲Smith EV電動車的技術問題,但會就事件向進口商了解。

今年5月,英國Smith EV在通過運輸署及環保署的審核後,成為首部獲准在本港道路,包括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商用電動車。3款標榜低噪音及零排放的輕型貨車、小巴及中型貨車,售價由99萬至145萬元,兩間電力公司響應呼籲,率先購入不同型號試用。

據了解,該車最快時速為80公里,電力公司早前在港島試車發現上斜無力且加速困難。早前更在斜路冒煙,載貨又不能太多。有知情工程師直言「入錯貨」,指出因為本港天氣較熱,與英國不同,上斜時估計因為要加強扭力,電流過大令組件過熱而冒煙。他坦言,車輛由英國引入,設計環保,但有冷氣不足問題。該工程師又指出,該款車輛未有太多貨車用家購買,估計是與速度有限和價格昂貴有關。

港燈購16小巴﹕操作正常

代理商環宇汽車總經理鄭衛南接受查詢時稱,早前電動貨車和小巴遇到小量問題,因為本港氣溫較熱而且山路多,車行已協助將各款車輛加大冷氣和更換摩打以加大扭力,並將改進後產品交回兩電,現時技術上已可運作。他坦言,新產品取代燃油車有一定困難,發展電動車並不容易,希望政府和市民持開放態度接納。

中電﹕Smith改裝了 提高性能

中電接受查詢時承認,經試用後向Smith反映問題,Smith亦輕微改裝了有關電動車,以提高性能。目前中電共有50部電動車,當中Smith佔3架。港燈表示,今年初購入兩部Smith的16座小巴,操作正常,未有發現問題。

17款電動車今科學園展出

另外,環境局及機電工程署將於今明兩日於沙田香港科學園舉辦電動車展覽,展出17款電動車以及電動車充電設施。當中包括首次向公眾展出的比亞迪單層電動巴士eBus-12。

明報記者 鄭穎瑩 馬耀森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