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德盛安聯大中華區投資總監鍾秀霞認為,中國短期內不會放鬆調控,亦難以再像2008年底般重手救經濟。雖然中資股的估值廉宜,但問題在於市場信心。她認為股價有調整,會是低吸的好時機。
內地明年GDP增長 或放緩至7%
過去3年,鍾秀霞所管理的基金在50多隻香港股票基金之中,排名第6。她指中國經濟出現硬着陸的風險不高,當然,這取決於硬着陸的定義,她認為硬着陸是指中國GDP增長在短期內下跌至5%至6%。
鑑於中國沒有外債負擔,反而外匯儲備龐大、國內儲蓄率高、貨幣受控制、資本帳基本上封閉,於是對冲基金強逼貨幣貶值或國內人民調走資金的情况將不會出現。不過,鍾秀霞卻認為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將會放緩,因中央信貸緊縮及其他樓市緊縮措施仍然持續,更不會在現階段減息。她預期2011年的實質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8%至9%,而2012年則放緩至7%至8%。
不明朗因素已反映 中資股值博
企業盈利方面,由於中國經濟放慢,加上全球經濟不明朗,她預期企業盈利略為轉差。然而,市場已率先反映盈利不明朗的因素,中資股的市盈率已急降。
她認為市場已超賣,股價已反映了大量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股票估值廉宜,現在問題在於市場信心。同時,沽空比率處於歷來的高水平,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對冲基金正進行大量沽售活動。而長倉基金亦提高現金水平以應付贖回。
全球經濟低迷 可紓緩內地通脹
由於主權債務危機繼續演變,歐元區經濟前景黯淡,不同歐元區國家之間的增長差距將會擴大,歐元會繼續疲弱。歐洲是中國單一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出口增長的動力來自該地。歐洲是中國貨品及服務的最大進口商,也是最大的技術出口商。因此,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惡化,必定會影響中國與歐盟的經貿關係,中國出口增長放緩是可以預期。中國的經濟增長難免受累,這反而可能得以舒緩通脹壓力。事實上,全球經濟低迷時,歐元疲弱、美元反彈以及商品需求減少,將有助紓緩中國的通脹壓力。
在選股方面,鍾秀霞短期內不會偏重個別行業。但長線而言,將會繼續看好結構性增長強勁的行業,近期的股價調整將會是增加持倉的好時機。至於基金的股份組合持倉,將會情况類似2008及2009年,即金融海嘯前後那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