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歐盟代表將加碼於周三舉行多一輪會議,市場憧憬在歐債問題上會出現轉機。不過,有「基金教父」之稱的施羅德副董事長雷賢達表示,投資者不應對歐盟峰會存有太大期望,散戶更不宜在大上大落的日子胡亂參與投資。
成效不彰 料聯儲不會推QE3
雷賢達認為,歐盟峰會最多只能表達到一些看法,或提出一些方向及可考慮措施,單憑一個峰會不可能一下子解決所有問題,尤其是歐債問題涉及到各成員國利益及銀行體系,要各成員國達到共識,仍需要漫長時間。最重要的是,目前除了要面對金融市場不穩定外,大家亦看不透明年經濟狀况,以及政府會採取什麼措施。
事實上,歐債問題已蔓延至經濟層面,甚至對已疲弱的美國經濟雪上加霜,投資市場已將焦點轉移至美國聯儲局會否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QE3)。雷賢達預計,美國樓市及消費不振、失業率高企,當地經濟依然低迷,但相信聯儲局不會因此而推出QE3,由於措施可起到的作用不大,推動QE3更會激起通脹預期,反之近期商品價格已經回落,對經濟更為有利。
中國政策不會大改 向部分行業傾斜
此外,雷賢達指出,歐美經濟放緩,中國出口以至入口亦無可避免受到影響,料明年整體經濟增長減速。但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後,中央政府可能會推出一些刺激措施,但大規模地推出的機會甚低,估計只會在保障房、消費、醫療、電力,以至農村及西北地區加大投入。
他續指出,內地過去3年新增貸款大大超出經濟負荷,大幅推高通脹,故現時看不到中央政府在放寬貸款及投資上會有什麼大改變,明年貸款總量不會高於今年,但銀根或會有所傾斜,尤其是上述中央希望加大投入的行業。
資產價格波動大 持現金為妙
對於金融市場最恐慌時刻是否已經過去,雷賢達認為,現時只是修正過往資產價格過分上升,以及歐美過度消費,雖然改變的過程會帶來痛若,但總比任由泡沫漲至爆破為佳。歐債問題一時三刻難以解決,美國經濟增長緩慢,加上中國及亞洲地區出口受到負面影響,以至企業盈利預測面臨被下調壓力,以及壞帳陸續浮現,資產價格難言經已見底。
他預期,未來資產價格仍會升升跌跌,大幅波動,散戶面對如斯風高浪急的環境,不應為追求回報而隨便投資,手持現金按兵不動,至少可避免到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