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溫總﹕經濟放緩 首重保就業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24日 05:59
2011年10月24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廣西南寧視察民生,將「保就業」放在比物價及樓價更優先的位置,特別強調現時經濟放緩,以及外需(即出口)不濟之下,要支持民企「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流露出他對內地中小企經營吃力,失業率可能增加的憂心。

學者認為,溫家寶的言論雖然未必是暗示「抗通脹」的調控目標會被「保就業」取代,但已顯示出中央擔心一旦企業倒閉潮出現,會對就業構成壓力。

倡扶持小型及民營企業

官方新華社報道,溫家寶日前在廣西南寧視察民生,特別提到解決就業問題是民生第一大事,更直言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外需下降的情况下,更應該堅持把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他又說要解決就業問題,應該「大力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小微型企業和民營企業發展。」

溫家寶指出,全國就業總人數的八成來自民企,應該受到重視,他也鼓勵大學生到民企就業,並從基層做起。

這是溫家寶自上月中旬考察遼寧省大連市後,個多月內第二次提到就業情况。在大連期間,溫家寶也同樣認同民企對擴大就業起到重要作用,惟分別是,當時他形容就業形勢「總體上是好的」。但就在9月底,溫州爆發民間借貸危機,民企老闆「走佬」,而官方公布的9月份經濟數據也反映,外貿增速正不斷放緩,對全球市場的出口額普遍下滑,民企寒冬正步步迫近,連帶影響大批工人將面臨失業危險。

就連官方的口徑也揭示出分別,新華社報道溫家寶考察大連「就物價、就業、農副產品供應等進行調研」,但報道他考察南寧時,卻是「了解就業、物價和社會保障等情况」,短短一個月間,就業問題已改放首位。

新華社報道:就業先於通脹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指出,溫家寶的擔憂不無原因,因為民企正面對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更艱難的處境,當年大量中小企倒閉,民工及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故擔心歷史重演。「就業問題是經濟大事,也是民生大事,處理不好,會令社會治安帶來動盪。」但他認為,現時中央重點是鞏固抗通脹政策成果,而就業難則是預警,因此從政策層面上,年內暫未會從「抗通脹」調整到「保就業」,關鍵是明年春節前後的民工返鄉潮。

在金融海嘯前後的2008年及09年,中國不單GDP增速回落,城鎮新增就業亦下降(見圖)。

其實早於今年3月全國兩會,溫家寶已曾提出「千方百計擴大就業,繼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投放423億元(人民幣.下同),用於促進就業,目標是今年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十二五」期間(2011年至2016年)亦要把增加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城鎮就業人口新增4500萬。

另一方面,10月是內地應屆畢業大學生開始找工作的時間,加上今年是首批90後大學生的「求職年」,令就業情况更令人關注。

明報記者 陳子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