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上海札記﹕剩女的故事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24日 05:59
2011年10月24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上海鬧市中心的人民公園有個著名的「相親角」,每日都聚集很多人,多數是50多歲的中年人,有三五成群的,有獨自站立的,還有坐在花壇邊閒聊的;有些舉着小牌子,有些會在身邊擺放一把撑開的傘,傘上粘貼着A4大小的白紙。

仔細一瞧,牌上、紙上寫的是一些年輕人的基本資料,比如:年齡、身高、學歷、愛好……有些還會附上近照。筆者身處一群中老年父母當中,很容易就引來異樣的目光,唯有快步離開。

父母聚集 展示子女資料

據全國婦聯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的一份《2010年全國婚戀調查報告》,以全國1.8億單身人士計算,加上8000萬父母,預計中國現在有2.6億人在為擇偶忙碌。上海「相親角」裏的那些父母們只是這2.6億擇偶大軍中的一小部分。

本地媒體曾援引上海市婚姻介紹機構管理協會會長周珏民的話說,目前上海到了適婚年齡而沒有結婚的單身男女預計超過100萬人,而其中有50萬可以被納入「剩男、剩女」的大齡未婚青年行列。不過周珏民表示,事實上未婚男性比例高於未婚女性,但由於年輕人的擇偶要求不同,才導致了「剩女」現象突出。言下之意,男子即使「剩」下來也不太緊張,而「剩女」受到來自家庭、父母和朋友的壓力更大。

「剩男」多 「剩女」壓力大

這個現象到底「突出」到什麼地步呢?放眼望去,如今電視、小說、網絡都是剩女的故事,而且都以「勝利嫁出」作為圓滿結尾,就如童話必須以「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終了一般,成了一個固定格式。但是這些類童話的作品終究只能「勵志」,人民公園的「相親角」還繼續存在,為「剩男」「剩女」擺脫標籤而「上下求索」。

高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