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公布新一季一手樓供應數字,今年首3季的私人住宅落成量只有6700個,相比上年同期的落成私人住宅數量11,100個,按年減少39%,同期施工數量,亦比去年同期減21%;但因政府今年起主動賣地,未來3至4年的潛在供應達6.3萬個單位,是過去11季度的新高。有地產代理表示,今年單位落成量會較去年減少,而短期內的單位供應,其實不會因為今年政府主動推地而上升。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指出,雖然潛在供應量已有所上升,但始終大部分是3至4年後才落成,他認為政府可要求發展商在買地後盡早推盤。
預期熟地可建1.3萬單位
根據運輸及房屋局至今年9月最新數據,未來3至4年,私人住宅市場共可提供6.3萬個單位,比上季預測急增7000個。運房局說,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預期「熟地」、即指可即時建屋的土地,其可提供的單位大幅增加,預計這些熟地共可提供1.3萬個單位,比上季大增8000個。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稱,政府近期推出為數不少的「限呎」及「限量」地,是政府大幅調高「熟地」可提供單位的主因,預計未來細單位的數目將明顯增加。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亦預期,未來落成量將會顯著增加,至2015或2016年,更或可達到每年落成2萬個私人住宅的目標。
立法會議員李永達稱,現時供應量少,原因是2010年前政府的勾地政策之下的土地供應少所致,期望2010年底開始的主動推地政策繼續維持,以達至每年賣地量約提供1萬至2萬個單位的目標。只要政府維持賣地政策穩定,市場不會再期望樓價每年增長10至20%,減低樓市升溫的期望。
置業國際高級執行董事伍創業表示,相信單位落成量,短期內不會因近期政府增加土地供應而上升,反而有機會回落。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