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徒在網上撰文,力撐陳日君「從來心繫內地教會,對弱勢社群照顧有加,他收的一分一毫都用得其所,能向天主交代」,又稱陳日君選擇在慈幼會修道院外露宿禁食,寧願走長長斜路去停車場側的洗手間,都不願意步入修院,不想別人以為他進去吃東西。
該文章說﹕「整件捐款事件,要討論和關注的,是政黨接收捐款的規範問題。而要被質疑的,應是各大政黨,包括收得最多捐款的民建聯。」
《公教報》亦有署名「赤柱在囚人士」撰文,證實陳日君今年在中秋節時募捐,為在囚人士送月餅。
第二天禁食 血糖量較低
昨日踏入第二天禁食的陳日君,沒有再回應有關黎智英捐款2000萬元的事宜。他強調自己身體仍健康,沒感到不舒服,但相信之後一天會比較辛苦。有醫護人員每4小時幫他檢查身體,截至昨日5時陳日君的血壓、脈膊、血含氧量都情况良好,唯獨血糖量處於5.1的較低水平。
陳日君在5時向記者及公眾交代自己身體情况,吸引近50名教友到場支持,現場圍欄掛上的打氣紅絲帶亦有數百條。教區的譚神父估計,單是前日陳日君禁食首天,已有近千人探訪陳日君,大家都相信陳日君將黎智英的個人捐款,用在正當的用途上。
香港華仁書院前校監狄恆神父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雖然「2000萬元是一個大金額」,但由於神父大多沒有受薪,主教或神父以個人名義獲捐款「不出奇」,神父多數會用捐款來建學校或賑災,如海嘯、地震等,捐款的金額不定,要視乎籌款的項目,若是以建學校等大規模的項目來籌款,金額就會很多,「一次捐幾十萬都好常見」。
狄恆﹕曾多次獲捐交教會
狄恆續說,神父若以個人名義接受捐款,實無需要向教會及公眾交代捐款的用途,自己也亦曾獲捐款多次,各神父處理捐款的做法不同,他會把捐款交給教會處理,並記錄捐款用途的帳目,若捐款者要求,會給他查看帳目,亦有神父不經教會自己處理。